本文转自:人民网-江西频道

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顶层设计和机制创新,构建并实施了高效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这一机制显著提升了学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匹配度,实现了人才培养各环节的协同发展,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了"入口旺、出口畅"的良性发展格局。

前瞻性优化专业布局

吉安职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该校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将招生、培养、就业作为贯穿办学全过程的核心工作。2024年6月21日,学校举行专业布局调整优化新闻发布会,以江西省"1269行动计划"为指引,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

该校将江西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12个重点产业链、6大先进制造业集群、9个现代服务业领域)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遵循,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调研区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重点扩大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与"1269"产业高度契合的专业规模。2025年,该校新增"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等前沿专业,同时动态调整传统专业招生比例,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衔接。

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

该校建立了"重点控制指标+内涵发展指标"的双维考核体系,制定《吉安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动态调整办法》,实施"预警-黄牌-红牌"三级警示制度。对获评"绿牌"(内涵发展指标前30%)且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适当增加招生计划。2024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专业招生计划增幅达18%以上。

该校将就业率作为专业建设的关键指标,建立"就业数据驱动招生计划"机制。2024年,该校对部分低就业率专业的招生计划缩减幅度达30%,充分体现"优增劣汰"的资源配置原则。

精准化的就业服务体系

该校构建了"领导班子统筹、招就处协调、二级学院落实"的就业工作责任体系:一是实施四级联系制度:校领导联系学院、院领导联系专业、专业主任联系班主任、班主任联系学生,实现就业指导全覆盖。二是完善班主任工作制度:将就业指导纳入班主任工作职责和考核范围。三是建立就业考核制度:将考评结果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挂钩。四是强化校政联动:与政府部门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凝聚发展合力。

该校始终坚持"教师回归育人本分、大学回归教育本质"的办学理念,要求全体教师全过程参与学生培养,在知识传授、职业指导、创新创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政策引领、数据支撑、动态调整"的协同机制,实现了专业建设与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的精准对接。未来,学校将以"创建'双高'、升格本科"为目标,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张可丹、范美莉、王显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