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喜报!!
近日
教育部公布全国第八届
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评选结果
南通市虹桥小学的作品
《纹印部落——一所新村小学
从纹样到文明的学生美育实践行动》
斩获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
一等奖
这也是江苏省参与此次艺术展演
实践工坊类唯一的一等奖
虹桥小学校创办于1984年,是南通市第一所新村配套小学。目前有23个班级,1151名学生,新市民子女占比50%以上。
如何办强“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们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以美育为突破口,以“一校一品”特色项目为抓手,着力构建“大美校园文化”。
学校将“美育”理念融进各个学科,开发了“开端课程、融合课程、创生课程”三大板块的“立美”特色课程,实现课程开发与课堂教学探索的有机结合。
关于项目《纹印部落》
踏入虹桥小学的校门,就会浸润在美的世界中。校园各个角落见缝插针地嵌入了“艺格·美术馆”、“纹藏”博物馆,还有版印车间坊、漏刻蓝印坊、数字AI坊等十个工作坊。
每个孩子都可以走入其中,以青铜纹样、动植物纹样、蓝印花布纹样等为灵感,采用传统的版画、拓印、剪纸、皮影技艺或现代3D打印、数字AI技术,对纹样进行解构与再造,破译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密码,搭建起连接古今的美育桥梁。这些构成了荣获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的项目《纹印部落》。
虹桥小学学生 张艺涵:我最喜欢的就是青铜纹样,这是一种古老的纹样。现在,我们可以去模仿、去创新、去设计,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虹桥小学美术教研组长 孙智明:纹样的“纹”与文化的“文”同音,“印”是痕迹的意思,其实这个项目就是学校通过美育,对中国文化进行研究并传承的过程。
纹印部落的前身是10多年前的校园版画社团。当年虹桥小学美术教师团队从最基础的版画教学入手,用廉价的吹塑板开启了一段美育创新之旅。
从2023年起,学校4名美术教师在原有的板材形式和传统的印刻方法基础上,研发“纹印博物读中国”“八礼四仪纹印诗绘”等校本课程,对美育课程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虹桥小学学生 袁诗涵:我喜欢我们南通的非遗蓝印花布。 在这个蓝印花布中, 我看到了漏版的技巧,也尝试 进行创作,我觉得这也 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来源:城市日历
记者:缪梦桔、朱银丰
编辑:许佳
责编:李可芹
审核:曹晨
本信息图文及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以便发放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