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项目不适合中国人?
这群‘00后’说不!”
5月14日
新华社官微以此为题
报道了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上
一群中国“00后”400米接力运动员
刮起的“红色旋风”
就在这群“00后”飞人里
有一位来自华南理工大学——
他就是体育学院2024级本科生
年仅19岁的李懿卿
他在男子4×400米接力预赛中
与队友梁宝棠、张起宁和付浩然
以3分01秒87刷新了全国纪录
并收获今年东京世锦赛的参赛资格
同样让华工人感到自豪的是
除李懿卿外
华南理工大学另一位“00后”小将
2024级本科生施君豪
以及体育学院教师梁小静
也奔跑在此次比赛的赛道上
与中国男子和女子4×100米接力队一起
获得东京世锦赛“入场券”
黄炜皓、张瞻铭、杨杰林三位教师
则担任大赛裁判
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健儿们保驾护航
2025世界田联接力赛
华南理工师生“飞人”
让华工速度在世界赛场上闪耀
今日
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心声!
1
李懿卿:
“世锦赛门票是最好的母亲节礼物”
5月10日,李懿卿(左二)与队友张起宁、
梁宝棠和付浩然在赛后的合影
在男子4×400米接力预赛中
李懿卿作为第二棒
与队友刷新了全国纪录
收获今年东京世锦赛的参赛资格
5月11日,李懿卿(左三)与队友在赛后的合影
在决赛环节
他又承担起第四棒的角色
与队友包承哲、于德祥、郑驰宇
组成更年轻的阵容
虽然以第八名完赛
但小伙子们都收获了经验
更收获了信心
“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5月10-11日,李懿卿在比赛中
谈到之后的东京世锦赛
李懿卿目标明确且动力十足:
“我要和队友一起,
将成绩跑到3分01秒以内
并且我们希望继续打破全国纪录,
争取进入世锦赛决赛!”
李懿卿(中间)在比赛中
于2005年出生于广东惠州的李懿卿
自小就对跑步十分热爱
13岁开始接受正规田径短跑训练
2020年底
谭国衡教练将他带到广州
正式加入广东省省队
2023年的全国田径锦标赛上
李懿卿荣获男子400米亚军
去年的第21届亚洲U20田径锦标赛
他以46秒29刷新了个人最好成绩
李懿卿的日常训练场景
凭借优异的体育成绩
李懿卿于2024年被保送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
“华南理工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能有机会成为华工人,
我感到非常荣幸!”
谈及过往的田径训练生涯
李懿卿坦言
他的父母在经济和情绪价值上
都给予了他无条件的支持
成为了他奔跑路上最坚强的后盾
“妈妈以前也很热爱田径
但那时候没那么好的条件
在这一领域我实现了她的梦想”
回顾比赛过程
李懿卿充满了自豪与欣慰
他还透露,预赛当晚
妈妈也来到了现场加油打气
“这次在广州拿到世锦赛门票
就是给妈妈最好的母亲节礼物
期待我们接力队在世锦赛有更好的表现”
而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
李懿卿也会参与到个人单项和接力项目中
广东队的混合4×400米接力
是他认为最重要的一项
“虽然这次的全国纪录非常耀眼
但我们仍会尝试向新的全国纪录继续迈进!”
2
施君豪:
“静姐是我的班主任!”
施君豪(左一)与队友
曾克理、王胜杰、何锦櫶在赛后的合影
同样来自广东的施君豪
在男子4X100米接力资格赛第二轮比赛中
出色地完成第一棒的重任
与队友曾克理、王胜杰、何锦櫶
以38秒03的成绩获得小组第一
锁定东京世锦赛的“席位”
施君豪(右)在比赛中交棒
第一次参加参加国家队集训
也是首次参加国际级赛事
施君豪坦言
“现场的观众非常热情,
我的感觉是开心、激动和紧张”
施君豪
提及今年在单项赛事的目标
施君豪希望将自己的200米成绩
稳定在20秒50以内
并能在下半年举行的十五运会中
取得更好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
施君豪和李懿卿
都是中国短跑名将、
华南理工教师梁小静的学生
面对媒体采访
施君豪自豪地亮出“华工人
“我是华南理工大学的,
静姐是我班主任!”
这次师生三人同在赛事中亮相
对于他们来说
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哇!师生共同参与国际级赛事,听起来真的是一段很奇妙的经历呢!
作为李懿卿、施君豪的班主任,梁小静老师又有哪些话想对鲤工仔们说呢?
3
梁小静:
“我们是师生,也是队友”
在本次赛事中
梁小静所在的中国女子4×100米接力
也收获了东京世锦赛入场券
梁小静(前)在比赛中
这位曾经在国际赛场上以7.14秒
刷新中国女子60米室内纪录的“飞人”
如今已正式成为
华南理工大学体育学院的一名教师
指导更多的鲤工仔
在田径跑道和人生道路上奔跑
对于李懿卿、施君豪而言
梁小静不仅是师长,更是队友
“我是他们眼里的大师姐
他们都习惯叫我‘静姐’”
梁小静
在跑道上征战多年的她
深知竞技体育的不易和艰辛
而她也将这段历程
化作育人的动力
师生3人都在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进行封闭式训练
李懿卿和施君豪还要兼顾学习
因此作息安排十分紧凑
梁小静(左二)和施君豪(左一)、李懿卿(最右)
与体育学院黄炜皓老师代表华工出征
作为2024级运动训练专业(二沙班)班主任
梁小静会督促他们按时上课
“记得有一次国家队在广西集训
两人是一边吃饭一边线上听课的”
梁小静笑着回忆道
“虽然训练很累
但是课程和学业也要认真完成”
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
师生3人也是训练过程中的“好拍档”
平日在同一个场地进行力量和起跑训练
彼此之间都会互相学习和督促
确保按质按量地完成每一次训练任务
李懿卿回忆起训练的日常
“静姐是我的偶像
以前在电视机上看到她
是一位非常瘦小的女生
现在我们是师生也是朋友
每每想到这里
都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梁小静(前)与李懿卿(右一)在外比赛期间
他表示
梁小静在国家队训练期间很照顾自己
且经常在他训练得非常累的时候
提出一起计时跑100米的想法,
“很多男生都跑不过她
每次她发出这样的邀约
我都会感觉有点胆怯”
然而,彼此之间的互相督促
也让他拥有奋勇前进的无限动力
梁小静(前)、施君豪(最右)
与袁国强教练在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男子和女子的短跑项目
起跑方式上虽有差距
但动作要领却有着共通之处
施君豪常常与梁小静在同一个区域训练
师生二人就会互相录视频并反复回看
共同探讨如何跑得更快、动作更到位
“大家都彼此之间都非常信任对方
我们就像朋友一样相处”
梁小静说道
明知前路不易
依然选择迎风奔跑
这是田径人刻进骨子里的热血与信仰
面对日常训练的艰辛
施君豪也常与梁小静互相调侃:
“训练累了,也要保持微笑,
那样就不累了”
梁小静在五山校区指导校田径队队员训练
田径运动员的生涯
教会他们的不仅是奔跑的速度
更有面对困难时的韧性、高度自制力
训练之余
梁小静也会前往五山校区
指导学校田径队甲、乙组队员的训练
每一个能出成绩的运动员
都离不开日常在饮食、
作息等方面的高度自律
“我们每天的训练量非常大
因此需要准时准点就餐、休息
才能实现比较有效的体能恢复”
在这方面
“静姐”对大家总是不吝“唠叨”
梁小静参加2025南京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
真正的体育精神
是将个人奋斗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
梁小静表示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华南理工学子
秉承“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校训
既能在人生的赛道上不断突破自我
也能成为坚守初心的“全能跑者”
恰逢2025年高考即将到来
梁小静也向所有心怀梦想的高三考生
发出一起“奔跑”的邀约!
梁小静向2025高考考生发出邀约
木棉花红,百步梯长
同学年少,青春激扬
东京世锦赛的“入场券”
不仅是更是中国田径新生代们
在“中国速度”上实现的新突破
更是一代代中国田径人
梦想的传递和接力
赛事工作人员大合影
如今,奔跑的故事仍在续写
新一代华工人
也将握紧手里的接力棒
在时代新征程上
跑出华南理工的“加速度”!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和图片来源: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华社、信息时报、广州日报
广东省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广东广播电视台视频号、
广东体育微信公众号、广州青年微信公众号、华南理工体育学院
视频:黄明华
微信编辑:黄明华
初审:冀早早
复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