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张莉
一个人的考场,迎来了全网撑腰。
近日,在山东省春季高考知识考试中,烟台小伙姜某因在赶考途中护送突发心梗同学就医,错过了首场语文考试。当地教育招生考试单位和学院核实情况后,为其启用副题安排考试,这样“特事特办”的补救方案引发了网友热议。
从考试纪律的角度看,当地教育局的做法合情合理。考生因见义勇为错过考试,而非故意延误,教育部门为姜某启用副题安排考试,既保障了考生权利,也体现了在面对特殊情况时的灵活应变。
面对这样“单人单场”的特殊补考,有人质疑会不会出现“开后门”钻空子,这种担忧可以理解。但在一个信息透明、多方监督的环境下,启用副题有严格的规定和程序,并不能轻易被滥用。
考试院的审核环节十分严谨,需要学校等多方共同参与,才能确保整个补考过程的公平公正。更何况,这种因见义勇为而获得补考机会的情况,是极个别案例,不能与违规行为混为一谈。
规则执行的人性化,在于留一扇向阳的窗,让温暖的故事有了温暖的结局。“特事特办”不仅是对姜某见义勇为行为的支持和认可,同时也向社会传递了一种积极的信号:副题启用机制,恰好是制度预设的“应急出口”。
当网友们齐刷刷地为姜某撑腰,也让这场补考成为了一场政府的应急公开课:最好的规则不是铁板一块,制度温暖的手永远接得住那些向善奔跑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