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爸,您先别着急,我马上订机票回来,您好好休息,别担心医药费的事。"电话那头,女儿何丽的声音又急又软,像是要哭出来。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望着天花板上惨白的灯光,任由泪水滑落。
大儿子说公司资金周转困难,二儿子说刚买房子首付,没想到女儿一个电话就放下工作往回赶。
这辈子,我到底是养了些什么儿女?
我叫王建发,今年六十五岁,在街道社区退休,靠着每月三千多的退休金,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老伴张秀梅身体不太好,有高血压和糖尿病,需要长期吃药。
我们有三个孩子,大儿子王强,二儿子王浩,还有小女儿王丽。两个儿子都在本地,大儿子开了一家装修公司,二儿子在事业单位上班,女儿在外地一家银行工作,距离老家有两个多小时的飞机。
老伴常常念叨:"咱们把两个儿子养这么大,供他们读书,到头来还是闺女贴心啊。"
我总是不以为然地摆摆手:"那是你偏心眼,儿子们也有自己的家庭,要养老婆孩子,压力大着呢。"
每次过年过节,两个儿子都会带着儿媳妇孙子来家里吃饭,热热闹闹的,但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女儿因为距离远,一年也就回来一两次,但每次回来都会帮我们打扫房子,陪老伴去医院看病,还会给我们买很多保健品。
那天早上起来,我突然感觉胸口闷得慌,喘不上气来。老伴吓坏了,赶紧打电话叫了救护车。
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心肌梗塞的前兆,需要马上住院治疗。
"心脏搭桥手术大概需要七八万,再加上住院费用和后期康复,十万左右吧。"医生推了推眼镜,语气平淡地说。
十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我和老伴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担忧。虽然我们有点积蓄,但大部分都给两个儿子买房子首付了,剩下的也就三四万。
老伴拉着我的手,低声说:"要不,打电话给孩子们说一声?"
我点点头,先打给了大儿子王强。
"爸,您现在怎么样了?严重吗?"王强的声音听起来很着急。
我简单说了病情和费用,王强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叹了口气:"爸,实在不好意思,公司最近接了个大项目,资金都周转进去了,手头真的很紧...要不,我先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东拼西凑给您凑点..."
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忙说:"没事没事,你忙你的,我就是告诉你一声。"
接着打给二儿子王浩,情况也差不多。
他刚给儿子交了幼儿园学费,又要准备买新房的首付,说最多能拿出一万块钱。
"爸,您别生气啊,我真的是有心无力。等我下班就去医院看您。"王浩的声音充满歉意。
挂了电话,我和老伴相对无言。我们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在我们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却说没钱。
"老头子,别想那么多了,咱们自己还有点积蓄,再跟亲戚借一借,应该够了。"老伴拍拍我的手,安慰道。
我闭上眼睛,胸口的疼痛似乎更明显了。
无奈之下,老伴还是给远在外地的女儿打了电话。本来是不想麻烦她的,毕竟路途遥远,而且女儿刚工作没几年,工资也不高。
让我们没想到的是,电话刚接通,女儿就急切地问:"妈,爸爸怎么了?严重吗?在哪个医院?"
老伴把情况一说,女儿立刻说:"你们别担心,我马上订机票回来。钱的事情,我这边有存款,够用的。"
挂了电话没多久,女儿又打来电话说已经订好了当天下午的机票,晚上就能到医院。
"爸,您先别着急,我马上订机票回来,您好好休息,别担心医药费的事。"电话那头,女儿何丽的声音又急又软,像是要哭出来。
听着女儿焦急的声音,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明明是女儿最小,却在关键时刻表现得最懂事、最可靠。
晚上七点多,病房门被推开,女儿风尘仆仆地出现在门口,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看到我躺在病床上,女儿眼睛一下子红了,但她很快擦了擦眼角,挤出一个笑容走了过来。
"爸,您感觉怎么样?"女儿握住我的手,声音有些发抖。
我看着女儿憔悴的脸,心疼地说:"没事,就是有点胸闷,你看把你急的。"
"妈,医生怎么说?"女儿转头问老伴。
老伴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女儿。女儿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然后说:"我明天去找主治医生详细了解一下情况。"
第二天一早,女儿就去找了主治医生。回来后,她告诉我们手术费和住院费加起来大概需要十二万,比医生最初估计的要多一些。
"爸,妈,你们别担心,我这些年工作攒了一些钱,足够支付手术费用了。"女儿一脸轻松地说。
我和老伴相视一眼,都有些不敢相信。女儿虽然在银行工作,但也只是普通职员,工资不会太高,她怎么会有这么多积蓄?
看出我们的疑惑,女儿解释道:"这几年我挺节省的,没怎么乱花钱,再加上有点奖金和年终,攒下来也有不少。再说了,我一个人也没什么大的开销。"
老伴拉着女儿的手,眼圈红了:"丽丽,你留着钱将来买房子结婚用吧,爸妈不能耽误你的前程。"
"什么前程不前程的,爸爸的身体最重要。"女儿坚定地说,"再说了,我现在也不着急这些,等爸爸好了再说。"
就这样,女儿直接去医院缴纳了手术押金,还跟医生商量好了手术时间。
两个儿子得知女儿回来了,也赶来医院看我。大儿子带了些水果,二儿子带了些补品。看到女儿,他们明显有些尴尬。
"丽丽,你这么快就回来了啊,不耽误工作吗?"大儿子王强问道。
女儿淡淡地笑了笑:"请了假,爸爸的手术很重要,工作哪有家人重要。"
这话说得,让我心里暖暖的,但两个儿子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二儿子王浩掏出一个红包,递给老伴:"妈,这是我能拿出来的一万块钱,您先收着。"
老伴看了看女儿,女儿笑着说:"收下吧,妈,手术后爸爸还需要调养,钱总是不嫌多的。"
晚上,儿子们走后,女儿坐在我床边,轻声说:"爸,您别多想,哥哥们也不容易,各有各的难处。"
我握住女儿的手,心里五味杂陈。养儿防老这句话,现在看来是多么的讽刺。我们把大部分的积蓄都给了两个儿子,可在我生病需要钱的时候,却是女儿挺身而出。
手术很成功,我恢复得也不错。女儿请了一个月的假,每天都在医院照顾我。她帮我擦身、喂饭、按摩,还经常陪我聊天,让我不那么无聊。
两个儿子虽然也常来看我,但都是匆匆来去,最多待一两个小时就走了,理由是工作忙、家里孩子没人照顾等等。每次看到他们离开的背影,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失落。
出院那天,女儿已经帮我办好了所有手续。当我拄着拐杖,在女儿和老伴的搀扶下走出医院大门时,心情格外复杂。
"爸,咱们回家吧。"女儿扶着我上了出租车。
回到家,女儿又是打扫卫生,又是准备饭菜,忙得不亦乐乎。看着她忙碌的身影,我忍不住红了眼眶。
"傻丫头,你也该回去上班了,别为爸爸耽误太久。"我坐在沙发上,看着窗外的阳光,轻声说道。
女儿停下手中的活,走过来坐在我身边:"爸,我不急着回去,请了长假呢。我要看着您恢复得差不多了才放心。"
老伴从厨房探出头来:"丽丽,你单位不会有意见吧?这都请了快一个月假了。"
"没事,我提前和领导说好了,他们都很理解。"女儿笑着说,"再说了,我这几年也没怎么请过假,攒了不少调休。"
就这样,女儿在家里又待了半个月,直到我能基本自理,她才依依不舍地收拾行李准备回去。
临走前一晚,女儿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我和老伴:"爸,妈,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收下。"
我接过信封,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沓现金,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爸妈,这是我这些年的积蓄,一共五万块钱。
我知道您们把大部分钱都给了哥哥们买房子,现在自己的积蓄不多了。这钱您们收着,以后看病养老用。
您们放心,我工作稳定,生活没问题,不用担心我。您们的健康和安心,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女儿永远爱您们。"
看完纸条,我和老伴抱在一起,泪流满面。我们怎么也没想到,平时看似柔弱的小女儿,关键时刻却如此坚强可靠。而那两个我们寄予厚望的儿子,却让我们如此失望。
女儿临走的那天,我们一家人在家里吃了顿饭。两个儿子也来了,气氛有些尴尬。饭桌上,大儿子提议:"爸,妈,等你们都不能自理了,就轮流到我们家住吧,我们几个孩子商量着来。"
二儿子也点头附和:"对,我们肯定不会让您二老吃苦的。"
我看了看老伴,又看了看女儿,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送女儿去机场的路上,我拉着她的手,欲言又止。
"爸,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吧。"女儿笑着看我。
我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