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晨光:光社与北京中山公园”展览在中山公园南七间房展厅拉开帷幕。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精选了40余件经典作品及历史文献,作品涵盖风光、静物、人像等多元题材,带领观众回望百年前中国摄影艺术的曙光初现。


中山公园自1914年起向公众开放,不仅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场所,也成为北京知识分子精神汇聚之地,见证了众多学术、文化、艺术团体的发展与活动。其中,“北京光社”与中山公园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据悉,1924年,作为中国首个知识分子艺术摄影团体,光社在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举办了首次摄影展览,开创了中国艺术摄影史上专业展览的先河。在其存续的12年间,光社先后七次在中山公园举办会员作品展。他们通过持续举办影展、开展学术研讨、出版摄影书刊等活动,不仅推动了摄影技术的革新实践,更为中国摄影艺术的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次展览精选了陈万里、郭学群、老焱若、刘半农、沈麟伯、孙仲宽、汪孟舒、王梅庄、吴缉熙、吴郁周、郑颖孙、郎静山等光社先驱摄影家的40余件经典作品及历史文献,系统梳理了民国时期光社这一团体与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的文化渊源,再现了当时摄影艺术的革新脉络。展览将持续至6月30日。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