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大厂矿区,千尺井下,有一位扎根矿山的“爆破尖兵”。从农民轮换工到矿山爆破领域的“技术尖兵”,从传统爆破到智能化生产,北部湾港集团旗下华锡有色铜坑矿业分公司爆破工区区长助理韦勇,在淬炼中一步步成长为“广西劳动模范”再到“全国劳动模范”,他凭借着一股韧劲闯劲,在矿山深处书写了新时代产业工人“技能报国、匠心筑梦”的传奇篇章。


韦勇即将下井。郭利琼摄

劳模接力:榜样力量引领前行

20年前,韦勇还是个初入矿山的青涩小伙,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踏入千尺井下,矿道虽然幽暗潮湿,但始终有座灯塔为他照亮前路——同是铜坑矿的前辈黄文宣,在201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韦勇将黄文宣视为榜样,默默在心中立下誓言:要像这位“出矿状元”一样,在矿山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井下的日子里,韦勇如同一块海绵,疯狂汲取着爆破领域的知识与技能,并在一次次实践中打磨自己,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2025年五一前夕,韦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表彰大会,捧起了“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证书,接过了他心中灯塔的光亮。这份从黄文宣传递到韦勇身上的劳模精神,不仅是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更是广大矿山人在艰苦环境中不断进取、永不言败的信念!


井下现场。郭利琼摄

攻坚克难:井下“爆破能手”的硬核业绩

在高风险的爆破作业岗位,韦勇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有一次,井下一处采场的地质条件复杂,常规的爆破方案难以实施,一旦爆破效果不佳,不仅会影响矿石回采量,还可能引发安全隐患。

韦勇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他连续多日扎根井下,仔细观察岩石结构,收集大量数据。回到地面后,又与技术人员日夜研讨,经过反复模拟与试验,最终制定出一套独特的爆破方案。

按照新方案实施爆破时,韦勇全程紧盯每一个环节,随着一声沉闷的巨响,爆破成功!此次爆破不仅实现了矿石的安全回采,还提高了回采率。

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韦勇带领团队完成6000余次井下采矿爆破,实现超过2700万吨矿石安全回采,2024年主导411次采场装药作业,掘进及措施量完成超全年目标的146%,创下近15年最佳生产纪录;他首创的“三脚架套编织袋回收炮孔反粉炸药”工艺,平均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超20万元。

在“机械化换人”改革浪潮中,韦勇积极投身其中。采场采矿装药台车自动化项目试点面临诸多难题,技术瓶颈、设备调试问题不断。韦勇没有退缩,他和团队成员吃住在现场,逐一排查问题。经过数月努力,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为矿山的智能化发展迈出坚实一步。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坚守“带多少人下井,就带多少人安全升井”的承诺,带领团队实现了“零伤亡、零事故”,牢牢守住了矿山的安全生产防线。


韦勇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表彰。受访者供图

匠心传承:从“一个人战斗”到“一群人冲锋”

作为华锡有色第二位全国劳模,韦勇与黄文宣的事迹形成了“老劳模树榜样、新劳模立新功”的传承链条,在矿山的工作区,时常能看到年轻员工围坐在韦勇身边,听他分享工作经验与技巧。

有个年轻的爆破工,在学习新的爆破技术时遇到困难,情绪低落,韦勇发现后,主动找到他,利用休息时间为他单独辅导,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一步步耐心讲解。

在韦勇的鼓励与指导下,这位年轻员工不仅掌握了技术,还在后续的工作中表现出色,当上了班中的技术骨干。

韦勇的言传身教,激励着广大员工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为追求,凝聚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他的故事让青年员工明白,只要有梦想、肯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发光发热。

如今,在矿山的各个岗位上,越来越多的青年员工以韦勇为榜样,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为青年员工照亮“技能成才、岗位建功”的奋斗方向。

“作为矿山爆破一线的工作者,能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表彰,我倍感光荣,真切地感受到了党对劳动者的关怀与尊重。”韦勇脑子里闪过这些珍藏的画面。他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将继续发挥技术优势,带领团队攻克更多爆破技术难题,以“传帮带”培育一支能打硬仗的爆破铁军,助力智能化矿山建设,推动安全、效率、效益协同提升,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劳模的责任与担当,像当初黄文宣照亮自己心中的路一样,继续成为后来人们的指路明灯!(韦慈、陈前波、张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