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之内,NBA赛场再度上演巨星跟腱断裂的悲剧。继北京时间4月28日雄鹿后卫达米安-利拉德在季后赛首轮对阵步行者时重伤倒地后,凯尔特人前锋杰森-塔图姆也在5月13日的东部半决赛第四场遭遇同样厄运。当塔图姆被搀扶离场时,他已完全无法用受伤的右腿承重,痛苦扭曲的面容写满绝望。最终他被轮椅推回更衣室接受检查——或许只是为了确认那个他早已心知肚明的事实。

跟腱断裂具有独特的识别特征。受伤瞬间的“啪嗒”声常令运动员下意识回头寻找声源,随之而来的便是对伤情严重性的清醒认知。多数运动员会立即丧失行走能力,若强行尝试,会因无法蹬地而笨拙地拖着平足伤腿移动。

作为连接小腿肌肉与足跟的纽带,跟腱负责传导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从日常步行到暴力扣篮,NBA运动员频繁的跳跃、急停变向等动作,使跟腱持续承受拉伸-收缩的循环负荷,极易引发急性炎症甚至慢性结构损伤。

塔图姆的受伤过程堪称教科书案例:后撤步弓步姿态使跟腱处于拉伸状态,随即发力蹬地时,肌腱在极速延展到收缩的转换中瞬间崩裂。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手术修复是标准治疗方案。尽管塔图姆在24小时内火速接受手术令外界惊讶,但2020年《膝关节外科、运动创伤学与关节镜》期刊的研究证实,伤后48小时内手术能够显著改善生物力学与组织微观结构修复效果。虽然时效要求严苛,但运动医学界公认:避免延误是跟腱愈合的关键要素。

术后初期,塔图姆将接受必要的石膏固定以保护修复部位。拆除石膏后,即可开始受控的渐进性康复训练——在保持踝关节活动度的同时,严防修复部位过度拉伸至关重要。跟腱弹性是其功能核心,过度延展修复部位就像拉长橡皮筋至失效状态。


康复进程包含三个阶段:

基础重建期:从轻量肌力训练到逐步负重,最终实现从石膏护具过渡到常规球鞋

功能恢复期:待修复充分愈合后,依次进行全关节活动度训练、地面跑跳、敏捷性训练及爆发力动作

专项适应期:逐步融入篮球专项训练

职业运动员平均需要6-12个月重返赛场,NBA球员的康复周期则通常为10个月,具体将取决于个体愈合情况、体能恢复进度以及赛季时间线。

心理重建是康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维度。跟腱断裂的突发性与致残性,常使运动员在康复初期陷入对运动生涯的深度焦虑。即便成功复出,多数球员也往往需要经历第二个竞赛周期才能完全恢复爆发力——这既是肌力重建的过程,更是运动信心的涅槃之旅。

对27岁的塔图姆而言,年龄优势与寡淡的伤病史为康复提供了有利条件。除了及时手术的先天优势,本次主刀的医生更是足踝外科顶级专家——来自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马丁-奥马利博士。这位兼任篮网队医的权威曾主刀2019年杜兰特的跟腱手术,杜兰特伤后重返巅峰的案例将成为塔图姆漫长康复之路的精神灯塔。


以下是值得参考的NBA球星的康复案例:

科比-布莱恩特:最具标志性的跟腱复出案例。34岁受伤,8个月后火线回归,但爆发力明显下滑。后续赛季因肩伤提前报销,最终在复出两年后退役。

克莱-汤普森:特殊双重伤病案例。ACL康复期间再遭跟腱断裂,31岁复出首年效率下滑,但次年即创下三分与篮板生涯新高。

凯文-杜兰特:29岁总决赛跟腱断裂后,休战18个月签约篮网。复出首年虽因其他伤病仅出战35场,但场均26.9分仍展现出了巅峰水准,并印证了超过30岁的大伤球员仍有希望重返巅峰。

(原文来自ESPN专栏作家Stephania Bell)

(NBA官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