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西沙我的兵

2025年1月初,刚过70周岁的我决定给自己一个别样的生日礼物——自驾出行!AI攻略,北斗导航,Carplay助兴,一人一车快乐出发。我一路向南2632公里,途中,寻找到数位分别多年的西沙士兵。欢聚、畅聊、拍摄、品尝美食……回忆当年的海岛生活,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与人生收获,用大画幅胶片为他们留下影像。作为曾经的西沙政委,在多年后能与自己的士兵重逢,心中有一份无以言说的快乐。我想对自己和战友们说:人生70刚开始,我们还会有很多次的重逢。再过10年、20年,我仍要为你们拍摄……于是,我在电脑里新添了一个文件夹:《我的西沙我的兵》。

一朵“西沙太阳花”——黄羡媚

2003年初,黄羡媚从湛江吴川市应征入伍来到西沙。她是个安静的女兵。她是用声音在工作——总机班接线员。西沙部队的每个领导、机关各部门和各小岛的主官都曾接听过她打来的电话,但常常只闻其声,未见其人。军事训练、生产劳动、体能锻炼、文化学习,她也是队伍中的一员,但常常是最安静的那一位。至2004年年底退伍,她在孤悬海外的小岛上生活工作了两年。她与其他西沙女兵一样,一如岛上日晒不谢、风打不败的小小太阳花,装点着海岛军营,也为自己的人生添上了的一笔亮色。


黄羡媚(左)与好友宁洁 (黄羡媚提供)


着迷彩服者右一为黄羡媚(黄羡媚提供)


在西沙永兴岛南海地图碑前留影(黄羡媚提供)


西沙射击训练中的黄羡媚(黄羡媚提供)


长跑训练后的黄羡媚(右一) 章汉亭 摄

2025年1月9日一早,我从湛江开车去吴川找小黄。这是一次早几个月就约定了的20年后的重逢。那天应该是个好日子——一个小时的车程,路遇十余支迎亲车队。小黄请了假和先生小梁在家等我。与20年前比,她的变化并不太大。还是在海岛上的齐耳短发,还是一脸的笑容和轻声细语。一套三室两厅的居室让小黄收拾得干净整洁。孩子上学去了。我和小黄两口子喝茶聊天。聊西沙的日子,聊西沙的战友,聊当下的生活与工作。

离不开部队回到吴川,黄羡媚参加了退伍军人安置考试。60多人竞争8个名额,她得个了第八名。她捂嘴笑道:“我差一点点就录取不上了”。那是一个公安局的岗位,“虽属于工勤人员,但干的都是警察的工作。巡逻、查车、安保,重大节假日更是忙得很……”我和小黄有多年的微信联系。看她的朋友圈就知道她的生活日常和心性。除了与其他女孩一样晒晒自己的烹饪手艺、带娃招数之外,黄羡媚还会经常晒自己读的书和学习笔记。她是一个爱生活、爱家庭、爱学习并十分自律的人。

黄羡媚一直在努力。

丈夫梁生(小黄在微信里总是这样称呼)长得高高大大,架一副度数不低的眼镜。他也是凭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公务员,现在在市纪委工作。小黄说:”我和他是别人介绍认识的。约了三次才见上面。第一次是他开会没时间,第二次是我开会没时间……“

”第三次见到就一见钟情了呗?“我问。

”不,原先我就不喜欢戴眼镜的,”见我也戴着眼睛她笑了,“可了解以后知道他是一个很厚道的人,话不多,很踏实,也十分上进,性格上也能互补,他慢我快……也就成了……“小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

一旁的小梁憨厚地笑着,不断地为我们添水续茶。

见到当年如自己孩子般的士兵长大了,为人妻为人母,忙家庭、忙事业……很为她和他们高兴。

“我总是想着能再回西沙看看。”小黄说。我见到的曾经的西沙士兵都这么说。一朝西沙人,永远西沙情——这是我们当年在西沙总爱说的一句话。真的是!

我们的拍摄也很开心。他俩(还有小黄的闺蜜小康老师)对我那台沙慕尼的老式相机甚有兴趣,钻到冠布里看到人像是倒过来的,惊奇得很!

小黄,小梁,祝你们幸福安康!祝孩子健康成长!

我们相约未来!


黄羡媚家客厅一角2025.1.9 陈俨 摄


黄羡媚的小小书房2025.1.9 陈俨 摄


黄羡媚与爱人小梁 2025.1.9 陈俨 摄




小黄的闺蜜小康老师2025.1.9 陈俨 摄


小黄要手执我出版的几本书与我合影2025.1.9


4乘5英寸胶片摄影 陈俨 摄


4乘5英寸胶片摄影 陈俨 摄


6乘17英寸胶片摄影 陈俨 摄


6乘17英寸胶片摄影 陈俨 摄


拍摄小记


拍摄小记


成片寄达

来源:海沉如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