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Auto-First|撒马尔

4月车型销量TOP20,既暗藏玄机,又正在上演一场风暴。

根据乘联会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达到了219.0万辆,刷新了当月的历史纪录。

其中,4月份品牌销量前3名分别为:比亚迪、大众、丰田;销量分别为:243216辆、146468辆、124951辆。4月份车型销量前3名分别为:星愿、海鸥参数图片)、宏光MINIEV;销量分别为:36119辆、34005辆、28990辆。



整体来看4月车型销量TOP20榜单:

1.吉利星愿、比亚迪海鸥以及五菱宏光MINI分别荣膺前三甲。

2.TOP20中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型分庭抗礼,迈腾速腾凯美瑞星越星瑞帕萨特朗逸轩逸等车型,在国内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的竞争力,凸显了传统燃油车的韧性。

3.合资品牌、BBA、二线豪华品牌新能源车型无一进入榜单TOP20;

4.这个榜单代表最主流的消费市场,大多集中在20万元以下的车型。因而,高端车型、豪华车型并不会出现在这里;

5.新势力中仅有小米SU7、理想L6两款车型入围。

不过,最有意思的是榜单中捉对厮杀的小米和特斯拉、德系和日系、吉利和比亚迪。背后正是新旧力量的交锋和车企座次的格局变幻,包括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博弈较量、小米向特斯拉发起的王座挑战、吉利比亚迪榜一的激烈竞争等。

具体来看。

风暴:小米和特斯拉

流量大户小米汽车和特斯拉,一直都是最特别的存在。

车市中一直有六大门派围攻特斯拉Model Y的壮举,但也只有小米汽车SU7将Model Y斩落马下。从4月销量来看,小米SU7销量飙升至第4名,成功超越了特斯拉Model Y,显示出市场对新品牌和技术的热烈响应。



然而,小米SU7正经历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负面缠身。先是高速智驾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SU7 Ultra版本被限制动力输出、4.2万元碳纤维风道舱盖存在虚假宣传又上了热搜。有用户直言:“我选这个配置,是因为你说它有用;不是为了减几斤,而是为了这个‘功能感’我才选的。”

5月10日早上,雷军发了一条微博,他写道,这是自己创业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雷军称,期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社交媒体互动。

即便如此,小米汽车SU7在4月的销量依旧爆表,但上周小米汽车的销量为0.52万辆,这已经是小米连续第三周下降。

目前,特斯拉销量持续下滑,在欧洲市场一度被比亚迪反超。数据显示,2025年4月比亚迪在欧洲市场共卖车11123辆,比特斯拉的6253辆多了将近一倍。



有消息传出,有网友在特斯拉德州超级工厂(Giga Texas)拍摄的航拍视频中,发现了一辆外形特殊的测试车,被不少人猜测为传闻中的“Model 2”或“Model Q”。

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Lars Moravy也提到,这款新车型将在现有生产线上制造,外观设计将延续现有车型的风格,但在价格上将更具吸引力。

曾经无往而不利的特斯拉,如今也得为销量痛苦。

暗藏玄机:德系和日系

毋庸置疑,合资新能源还未形成气候,因而进入TOP20依旧是燃油车,且主要是德系和日系,且是唯二合资门面。



大众汽车方面,迈腾、速腾、帕萨特、朗逸入榜。轩逸是名副其实日产的门面,以24458辆的销量位列第六。丰田的凯美瑞、卡罗拉锐放RAV4荣放入列,分别取得16217辆、16072辆、15446辆的成绩。

事实上,4月“南北丰田”呈现出同比两位数的增幅,本田中国4月终端汽车销量同比降逾四成。日产是国内下滑最严重品牌之一,日产汽车中国区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两大事业板块在内的4月销量为46,295台。

大众汽车上海车展期间,一口气带来了三款新能源概念车,外加目前在售的新能源ID.系列车型,但就现阶段,大众依旧是燃油车打天下,新能源车型产品还未进入密集投放期。

整体来看,德系和日系尽管电动化转型快速前行,但要想在这个榜单有自己的新能源车型,还需时日。比如广汽丰田新推出的铂智3X成为热门产品,在4月份的零售销量排在合资榜单的第一名,达到6727辆。但从4月车型销量来看,要进入TOP20,月销要达到14000辆以上。

缠斗:吉利和比亚迪

严格说,不是吉利和比亚迪终有一战,而是2025年战争正式打响。



从4月车型销量TOP20来看,吉利和比亚迪是两个大户,吉利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均有上榜,与比亚迪分庭抗礼。

尤其是吉利星愿,以36119辆的成绩拿到第一,超出比亚迪海鸥2000辆。此外,星越L和星瑞两款燃油车也进入榜单TOP20,这是一个非常不易的成绩。

至于比亚迪,其王朝&海洋系列覆盖了8-30万元的主流市场,而方程豹和仰望则针对高端个性化市场进行布局。因而,海鸥、秦PLUS新能源、宋PLUS新能源、秦L都是榜单常客,但吉利上升势头显著。

近期一系列组合拳,表明吉利汽车从战略扩张转向战略收缩之中。调整的核心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和研发效率。

包括2024年9月《台州宣言》发布,几何、LEVC并入吉利银河,领克则与极氪整合成极氪科技集团。上海车展期间,吉利控股集团将整合旗下电池业务,成立全新电池产业集团——吉曜通行,原有的金砖电池、神盾短刀电池,统一为神盾金砖电池品牌。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计划收购极氪(NYSE: ZK)已发行全部股份。

因为比亚迪依靠的,给竞争对手形成强大的压力,正是其体系力、垂直整合的能力,尤其是刀片电池和电驱系统的垂直整合,使得其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稳定性方面优势较强。

因而,两家自主一二名的选手,真正的较量终于开始了。



汽势观:4月风暴眼

4月既夹杂着上海车展,又带着新一轮的变革与调整。因而,4月并不平静,反而风大浪大。车型销量TOP20正是一个小切面,讲述着各个车企的延续、变动和动作,风暴眼可以算作一个关键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