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傍晚6时,3张折叠椅、2面斑驳的镜子、几把电动推子,三三两两的“十元快剪”在河池金城江区西城时代广场准时“开摊”,吸引着下班族、广场舞老人和带娃家长排起长队。
“以前去理发店要等半个小时,现在散步顺路就剪了,回家再洗头。”韦女士告诉记者,她二年级的儿子头发长得快,1个月要剪一两次,而在理发店剪一次就要二三十元,“我们就住这附近,今天刚好看到有‘十元快剪’,就带儿子试试。”
老年群体更是露天理发摊的“铁粉”。60岁的张先生说:“之前在社区理发店剪一次要25元,还总让我买染发膏。这里不啰唆,10元搞定。”据摊主之一的韦球明统计,其顾客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约60%,部分老人甚至将“广场舞+露天理发”组合成固定日程。
记者走访发现,广场上的“十元快剪”摊主均有10年以上理发经验,多数曾经营实体店,但因竞争激烈、成本过高转战露天。韦球明坦言:“现在年轻人爱去网红店,我们老手艺人靠手艺吃饭,摆摊更自由。”
“我做这行20年,摆摊有两三年,以前是商场理发师,现在是露天理头匠。”57岁的韦师傅擦拭推子说。他曾在广东当学徒,也回金城江开过理发店,因租金上涨被迫转战广场。如今,他的露天摊设备总价值2000元——进口剪刀、可调速电动推子,外加一套自制吸发器。“工具贵,但省了房租水电,日均收入200元到300元,比开店时还多。”
韦师傅的“固定客源”遍布周边小区。常有老顾客预约上门理发,收费仍是10元一次;节假日时,附近小区物业会邀请他进驻小区摆摊。“劳动节、重阳节我都在社区里剪发,老人小孩排着队,比广场还热闹。”他坦言,露天理发靠的是“手艺硬、不套路”。“有次客人夸我剪得比连锁店还好,我直接回他说在我这儿没洗头服务,但剪发绝对不输人。”
尽管生意火爆,露天理发摊也面临争议。有市民反映,个别摊主存在工具消毒不规范、碎发清理不及时等问题。对此,韦师傅主动推出“三消毒”标准:推子、梳子、围布“每客消毒”,接受顾客监督。他说:“现在出来摆摊的同行也越来越多,市场应该也会随之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