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这一年,作为北京军区首长的秦基伟,忽然下达了一条指示,宣布把孔令华同志从河北调来北京,来到北京卫戍区工作。



毫无疑问,这对于孔令华来说是升职了。因为孔令华在河北的38军,只是在338团工作。而来到北京卫戍区,孔令华担任的职务是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一职。

能够升职,孔令华自然是高兴的。但是这在外界看来,也不免让人产生一些疑惑。好端端的,秦基伟首长和毛主席的女婿孔令华八竿子打不着,为什么给他升职?

想要了解这其中的真实原因,还得从毛主席去世后开始说起。1976年9月9日,毛主席因病逝世,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离开了人世间。

毛主席去世后,李敏因为悲伤过度彻底病倒了。其实在这之前,李敏的身体就一直不是很好。不仅是因为李敏体弱的关系,也因为她工作有点问题,所以心情总是闷闷不乐。

关于工作的事情,李敏也感觉到很是无奈,其实她多次求助过上级领导,希望可以让她重新参加工作。虽然总政的领导们很关心李敏,但是奈何情况复杂,一时间也无法解决。

后来,李敏失业了。拖的时间久了,李敏感觉到能参加工作的希望越来越小,心情上也越来越抑郁和焦虑。因此,李敏的身体总是不好。只能靠着吃药维持健康。

如今,毛主席的离世彻底将李敏打击倒了。李敏是最爱爸爸的,自从1949年回到爸爸身边后,李敏就一直深受宠爱和关怀。

所以可想而知,最亲的人去世了,会给李敏带来多大的打击。虽然时间逐渐淡化了悲伤,但是李敏的病却并没有随之好一些,反而总是断断续续地,一会儿严重,一会儿健康。

李敏的情况,让作为丈夫的孔令华心急如焚。于是只要一有时间,孔令华就陪着李敏东奔西走的求医看病。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孔令华和李敏都看遍了。

值得一提的是,孔令华甚至都有一些病急乱投医了,去找到了气功大师为李敏治病。可想而知,毫无用处。李敏的病情,就这么时好时坏的。



好在,李敏的公婆也就是孔令华的父母孔从洲和钱俭,完全明白儿子和儿媳的处境。所以从来不用儿媳儿媳关心操心,这也给孔令华和李敏减轻了很大的压力。

孔令华在38军工作,地点在河北。虽然距离北京不远,但是李敏和孔令华分居两地,只能时而见面的情况,还是让两人感觉到了许多的艰难。

尤其是李敏,在爸爸去世后她不愿意和任何人接触,只愿意和丈夫说一说心里话。可是丈夫也时常不在家,只能偶尔见到。这也让李敏感到苦闷。

孔令华和李敏的情况,38军的领导很快就知道了。这些年,孔令华在338团工作很突出,人缘也很好,不管是上级领导还是干部战士们,大家都很是喜欢孔令华。

所以得知孔令华的家庭情况有些艰难和特殊后,38军的领导决定帮助一下孔令华,施以援手。这不仅是为了孔令华的家庭着想,更是为了他的事业着想。



毕竟这些年孔令华的工作能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其实孔令华早就可以在事业上有更大的发展了,只不过因为孔令华太过于低调,从来没有违规越矩。

于是在1981年这一年,38军的领导亲自来到了北京军区面见秦基伟首长,向其说明了孔令华的难处,希望可以帮助一下孔令华一家。

秦基伟是一位很早就参加了革命的老同志,对毛主席的后代也非常关怀。在得知孔令华的情况后,秦基伟立刻进行了查明,发现情况确实属实。

于是,秦基伟决定帮助孔令华。很快,秦基伟便下达指示,将孔令华从38军调到北京卫戍区来工作。在分配下,孔令华来到了政治部宣传部上任副部长一职。

这对孔令华和李敏帮助太大了。一来,孔令华升职了,在事业上有了更大的发展和前景;二来,孔令华从河北回到北京,离家近了,更方便照顾和陪伴李敏。



所以孔令华和李敏也是非常的感恩,感谢组织上对他们夫妇的关怀和照顾。为了报答38军领导和秦基伟首长的恩情,孔令华也只能更加努力踏实地做好工作。

在来到北京卫戍区后,孔令华面对组织上交予的任务,总是保质保量的完成。除此之外,孔令华还参加了党校的理论学习班,继续精进自己的学识和能力。

很快,孔令华就凭借优异的成绩和突出的表现,获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赞许与好评。学成后,孔令华还为大家授课讲解自然辩证法以及辩证唯物主义。

后来孔令华的学生们中,有一部分人成为了人民解放军的将军。再见到孔令华的时候,大家纷纷表达感谢,表示孔令华的授课让他们受益匪浅。

这下,孔令华和李敏的生活,总算是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了,也总算过了几年宁静的日子。不过1984年这一年,孔令华和李敏又迎来了一个噩耗:

妈妈贺子珍病重。



这些年,李敏其实一直很是内疚,因为她觉得自己没能在上海陪在妈妈的身边照顾妈妈。所以得知妈妈病重后,李敏着急坏了,她什么情况都不知道也不了解。

好在,中央非常关心孔令华和李敏一家,为了让他们尽快赶到上海与贺子珍团聚,中央甚至破例安排了专机。李敏也很是感谢组织上对他们的帮助。

而贺子珍的身体,确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尽管医生专家们没有放弃,进行着专业的治疗。但是贺子珍的身体情况已经是回天乏术了。4月19日,贺子珍病逝了。

妈妈如今也离去了,这让李敏陷入到悲痛之中难以自拔。好在李敏身边还有孔令华以及舅舅贺敏学等亲人,大家安慰着李敏,帮助她操办了贺子珍的后事。

此后的岁月中,李敏和孔令华是互相扶持,两人的感情如最初一样纯洁深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选择陪在对方身边。有爱抵万难!



到了1990年这一年,孔令华办理了转业手续,决定自己创业了。李敏对于丈夫想要创业的想法非常支持,她知道丈夫是不可能闲赋在家中的,一定要做些工作。

在研究和思考下,孔令华决定前往深圳创业。虽然这些年来,孔令华一直做的是学问方面的工作,其实更应该当个教员教师。但是孔令华的事业心很强,创业也是势在必行。

于是,孔令华毅然决然的来到了深圳,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深圳瑞达科技实业有限责任公司。在创业的过程中,孔令华决定融入毛泽东与科学事业,宣传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因为对于孔令华来说,爸爸毛主席对他的帮助也很大,他觉得自己有义务为宣传毛泽东思想做些工作。因为工作太忙了,所以孔令华也两三个月才能回一次家。

每一次回家,孔令华都要买许多的吃食给妻子,把冰箱塞得满满的,就怕李敏饿着。李敏也感觉到很是幸福,不论何时,丈夫待她永远如初。



历经悲伤和困难,孔令华和李敏的生活总算逐渐走上了正轨。孔令华和李敏感谢那些帮助过他们的人,他们一定会认真努力的生活,好好过下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