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名嫌疑人被押解回乌鲁木齐,乌鲁木齐市公安局高新区(新市区)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侦办的两起经济犯罪案件相继告破,为群众和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1.9万元。
“蔡经理说可以帮我们走内部渠道……”3月11日,某物流公司负责人李某报案时仍难以置信。该公司通过中间人蔡某与某供应链公司签订电子煤炭购销合同,支付120万元货款后,在提取92车煤炭时突遭断供。经查,该供应链公司账户显示货款已告罄。
接报后,经侦民警发现合同存在漏洞——每吨煤炭单价暗藏玄机。蔡某利用代办车牌的便利,伪造两家公司印章篡改合同单价,通过“两头吃”赚取差价42.9万元,更私自将部分已付货款煤炭转卖牟利。
“嫌疑人多次更换藏身地,反侦查意识极强。”办案民警介绍,民警通过资金流向锁定关键证据,历时45天跨省追踪,最终在河南开封将蔡某抓获。目前,蔡某已被刑事拘留,其精心设计的“双面合同”骗局被彻底揭穿。
如果说这起案件是合同诈骗典型,另一起职务侵占案则暴露企业内部监管漏洞。
今年2月,高新区(新市区)公安分局经济犯罪侦查大队接辖区企业报案,称公司财务异常,怀疑有人利用职务之便侵占39万元财产。民警立即介入调查。
经查,犯罪嫌疑人陈某2023年7月入职该公司任项目经理,利用管理项目工地货品签收的便利,要求供货商少送工程材料,侵占对应货款39万元,所得赃款用于个人消费、家人医疗及网络赌博。5月5日,民警在掌握确凿证据后将其抓获。经审讯,陈某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防范建议
严防合同诈骗
强化合同审查:签订合同时务必核实对方资质,重点核查单价、付款方式等条款,避免口头承诺,必要时须聘请法律顾问审核。
规范交易流程:货款支付须通过企业对公账户,留存转账凭证,定期核对货物与账目,发现异常立即报警。
杜绝职务侵占
完善内控机制:实行财务审批与货物验收分离制度,定期开展内部审计,确保采购、仓储、财务环节相互监督。
加强人员管理:对新入职及关键岗位员工进行背景审查,定期开展法治教育,设立匿名举报渠道,鼓励员工监督。
本文来源/乌鲁木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