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大晟天启四年三月初七,汴梁崇政殿。

萧锦鸿的指尖在象牙笏板上划出第三道浅痕时,终于听见殿前都知尖利的唱名声:"宣文武百官入觐!"

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殿内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整了整紫色公服,随百官鱼贯而入。文官队列中,宰相赵凯的白须在春风中微微颤动;武官列首,陆沉舟的铁甲反射着冷光。

"陛下驾到!"

殿中立刻鸦雀无声。太宗萧启明身着绛纱戎服踏入大殿,腰间玉带上的团龙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萧锦鸿注意到叔父今天特意佩戴了太祖当年征讨南越时用的青铜剑。

"庆云六州沦陷胡尘四十余载。"萧启明的声音在殿内回荡,"朕昨夜得太祖托梦,当趁北戎主少国疑之际,收复河山!"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萧锦鸿感到身后文官们的呼吸都急促起来。他深吸一口气,出列跪拜:"臣愿为先锋,为陛下开道!"

"韩王殿下!"赵凯急步上前,象牙笏板差点脱手,"北伐事关国运,需从长计议啊!"

老宰相的恳求被武官队列中的铠甲碰撞声淹没。岳横江突然出列,声如洪钟:"末将愿率定州军直取云州!"

萧锦鸿抬头时,正对上叔父意味深长的目光。那眼神让他想起三年前的那个雨夜——当皇叔萧启星在万岁殿暴毙,叔父手持"金匣之盟"登上龙椅时,看他的眼神也是如此复杂。

"锦鸿精通兵法。"萧启明突然点名,"说说此番北伐当取何策?"

殿内骤然安静。萧锦鸿感到无数目光刺在背上,最灼热的是来自岳横江的视线。这位平定南汉的名将右手按着金鱼袋,指节发白。

"臣以为当兵分三路。"萧锦鸿展开袖中地图,"东路由陆沉舟出雄州,中路由岳横江出定州,西路由田重进出飞狐。三路合围云州,则庆云可复。"

他话音刚落,殿角传来一声轻咳。军机处副使裴世云捋着山羊须笑道:"韩王殿下妙计。只是若北戎军主力来援,三路大军如何呼应?"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