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这座城市的形成发展比较传奇,这座城市是依靠长江与汉江的水运交通而起家的。大家都知道武汉这座城市的形成是由隔着长江与汉江的三座城市合并成武汉市的,这三座城市一个是长江南岸的武昌,一个是长江之北汉江之西的汉阳,一个是长江之北汉江之东的汉口。但在明清之前,汉口这个城市是不存在的,明清之前,汉口汉阳是连成一片的,因为它位于汉江的北岸,因此起名为汉阳城。东汉末年,汉阳城才在所筑的军事城镇鲁山城的基础上而扩建形成的‌。历史上的武汉三镇中,汉口是最后一个“出生”的,汉口的“前身”只是历史上汉阳城的一部分。


‌军事重镇的汉阳城为何要“分家”呢?其原因就是来自汉江流域的大洪水。汉江是我国第一大江长江的最大支流,它全长1577千米,其源头有三处:分别是中源漾家河、南源玉带河和北源沮水河‌。中源漾家河发源于宁强县境内大巴山北坡五丁关——陈家大梁一带的石钟沟;南源玉带河发源于宁强县西北箭竹岭水池垭。公元1583年,汉江发生特大洪灾,汉江下游的江汉平原,河道蜿蜒曲折,钟祥、潜江、天门、仙桃等县市洪水泛滥成灾。汉江最下游的汉阳城竟然被长时间的洪水一分为二,原汉阳城的南部后来仍然叫汉阳,被分开的汉阳城北部因为地处新汉江汇入长江处名叫汉口。



汉口因为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在现代化的交通运输还没有“出生”之前,水运交通是唯一的方式。长江汉江的水运交通在武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在没有长江汉江桥梁与隧道的旧中国,过江轮渡就成为了沟通汉口汉阳武昌这三座城池的唯一通道,轮渡运输促进了隔江的三座城池之间的人、物与信息的流动与交换,这也为这三座城池从独立发展到同城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在过江轮船引入前,市民们是依赖木划子(小船)等简陋水上交通工具过长江汉江的,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轮船的引入极大地改善了交通状况,推动了武汉的现代化进程‌。

由于汉口位于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的黄金水道上,这使得汉口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其内河水运冠绝当时的神州大地,并因其水运交通发达,而享誉“九省通衢”“的美名。由于水运交通的便利,汉口的商业活动迅速地繁荣起来。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集家嘴一年365天都商船云集,货物堆积如山,成为了当时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金融中心。明清时期,汉口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和“东方芝加哥”,显示了其在当时的重要经济地位‌与水运交通的枢纽地位。到了清朝时期,汉口被列为中国四大名镇之一,与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



解放后,国家因为武汉市在中国城市历史发展上的地位,将中南大区的首府地设置在武汉市,并与广州市一起成为中央直辖市。现在的武汉市是中部地区唯一的副省级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中部经济中心。目前全市下辖13个区,总面积8569.1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380.91万人,2024年的GDP为21106.23亿元,人均GDP为152843元。湖北省的南边隔壁湖南省会长沙市是一座位于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的城市,长沙所在的湖南省面积与人口都要多于武汉所在的湖北省,为什么长沙就没有武汉的经济发达呢?


长沙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和长浏盆地西缘,总面积11819平方千米,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现有常住人口1061.65万人。2024年长沙市的GDP为15268.78亿元,人均GDP为143821元。武汉市与长沙市都是位于中部地区的两江交汇处,为何长沙市没有武汉市的经济发达呢?武汉是全国的科教中心,中部经济中心,在第三产业上的占比高达66.4%,金融和信息技术贡献突出,拥有1.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结构上要明显强于长沙。长沙没有武汉发达其核心原因除了地理因素外,历史上就没有做过大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