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送出大礼包。
【正文】
本文聚焦巴西的地缘价值。
一、事件:巴西总统卢拉第六次访华
2025年5月10日晚间,巴西总统卢拉抵达北京,开启为期五天的对华国事访问(持续至5月14日)。这是其第三个总统任期内的第二次对华国事访问,也是卢拉第六次访问。
2025年5月13日,双方不仅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西联邦共和国关于强化携手构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续星球的中巴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多边主义的联合声明》,还在中巴两国元首的见证下,共同签署发展战略对接、科技、农业、数字经济、金融、检验检疫、媒体等领域20份合作文件,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财政部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关于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金融情报交流合作谅解备忘录》等财经领域的相关文件。
二、巴西的地缘重要性
巴西GDP位居全球第10、人口位居全球第七、国土面积位居全球第五,以其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所扮演的全球角色而具有较高的地缘重要性。具体看,
(一)农业与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1、巴西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拥有的铌、锰、钛、铝矾土、铅、锡、铁、铀等29种矿物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铌矿储量已探明160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90%以上;铁矿探明储量约210亿吨,如果加上推测储量,巴西铁矿资源量达到620亿吨,居世界第五位,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目前为全球第二大铁矿砂出口国;2007年底以来,巴西在其沿海陆续发现多个特大油气田,巴西进入全球前十大储油国之列,使其成为重要的能源出口国。
2、巴西是位居全球前列的农业大国,农牧资源得天独厚,其大豆、咖啡、蔗糖、柑桔汁产量居世界首位,牛肉和鸡肉产量居世界第二位,玉米、豆油、豆粕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其中,农产品出口额占巴西出口总额的50%左右,大豆、蔗糖、柑桔汁、烟草、酒精、牛肉、鸡肉、玉米、棉花、咖啡、豆粕、豆油、花生油和猪肉出口量。其中,大豆、玉米、牛肉、豆粕和食糖在巴西农产品出口中的占比分别达到32%、8.1%、6.3%、6.9%和9.5%。
3、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覆盖巴西国土的2/3。
(二)地理位置与全球角色重要:与除智利、厄瓜多尔外的所有南美洲国家接壤
1、地理位置上看,巴西位于南美洲东部,北邻法属圭亚那、苏里南、圭亚那、委内瑞接和哥伦比亚,西邻秘鲁、玻利维亚,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乌拉圭,西濒大西洋。也即,巴西横跨南美洲大陆,与除智利和厄瓜多尔以外的其它所有南美洲国家接壤,通过大西洋可辐射至非洲,其拥有漫长的大西洋海岸线使其成为南美洲的贸易和物流枢纽。
2、巴西不仅是南美洲国家联盟(UNASUR)、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CELAC)、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葡萄牙语国家共同体(CPLP)等组织的核心成员,还提出了“南美洲一体化”和“葡语系国家”等地缘概念。
此外,巴西不仅是金砖国家创始成员之一,同时也是G20成员,并多次担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有在全球治理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诉求。
(三)在中美之间不选边不站队:奉行“积极的不结盟”政策
在与美国的经贸合作中,美国一直是巴西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国,尤其是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相较而言,巴西一直是中国在南美洲的最大合作伙伴,而中国则一直是巴西在全球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巴西的第一大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故巴西在中美之间的态度一直比较有意思。应该说,在批评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方面,巴西和中国立场相近,而其在中美博弈中一直奉行“积极的不结盟”政策,即寻求在不损害与美国关系的前提下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三、中国与巴西之间的经贸联系非常紧密
中国与巴西之间的经贸联系非常紧密,如巴西是中国在拉美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则连续多年保持巴西全球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目的地、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
(一)巴西是中国在南美洲的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接近1900亿美元
按照中国海关的口径,2024年中国出口至巴西以及自巴西进口金额分别达到720.75亿美元和1160.93亿美元,双边贸易额合计达到1881.69亿美元,自2018年以来连续七年超过千亿美元。同时,2024年巴西贡献了中国对拉丁美洲全部出口的26.02%及中国自拉丁美洲全部进口的48.08%。综合来看,中国与拉丁美洲双边贸易额的36%以上由巴西贡献,50%左右的进口源于巴西,而25%以上的出口由巴西贡献。
(二)中国连续15年为巴西在全球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顺差来源(远超美国)
自2009年起,中国已连续15年为巴西在全球的最大贸易和最大顺差来源,按照巴西公布的数据,2024年,巴西对中国出口金额达到943.72亿美元,远超美国的423.16亿美元;巴西自中国进口金额达到636.36亿美元,同样远超美国的496.67亿美元;巴西与中国双边贸易额达到1580.08亿美元,亦远超美国的919.83亿美元。
从贸易差额来看,2024年巴西对中国实现贸易顺差307.36亿美元,而对美国则录得73.51亿美元的逆差。数据上看,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等是巴西的主要逆差来源地,而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埃及等则是巴西的主要顺差来源地。
(三)经贸产品类别看,巴西也起到一定程度的中转平台作用
1、出口至中国的产品主要为大豆、原油、铁矿石、牛肉、玉米,自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为半导体器件、农药、通信设备、仅含有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和集成电路。
此外,出口至美国的产品主要为原油、钢铁半制成品、航空器、燃油、生铁,自美国进口的产品则主要为石油、涡轮喷气发动机、石油气及其他烃类气、原油和煤炭。
2、中国是巴西大豆、原油、铁矿石、蔗糖、玉米、牛肉和鸡肉的第一大出口目的地,也是其汽车零配件、有机化合物等化学品、通信设备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
四、如何理解中巴续签1900亿元双连本币互换协议?
2025年5月13日,中巴双方签署了《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金融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和《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人民币/雷亚尔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双边本币互换续签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1570亿巴西雷亚尔,协议有效期为五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这一动作对中巴双方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边本币互换本质上是一种融资安排,即一国(或地区)央行可以用自己的货币置换另一国货币,以此获得对方货币流动性,到期后再相应换回。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人行与境外央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一系列双边本币互换协议,目前已覆盖32个国家和地区,互换协议总规模合计达4.5万亿人民币(包含本次巴西)。
(二)实际上,早在2013年3月26日,中国央行便首次与巴西央行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有效期为三年。不过2016年协议到期后双方并未展期,这主要与巴西国内政治动荡有关。与之相对应,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双边贸易额在2014-2016年期间连续三年下滑(由2013年的502.79亿美元降至677.13亿美元)。
(三)和2013年相比,本次签署的互换规模虽然同为1900亿元人民币,但互换的巴西雷亚尔规模却由600亿雷亚尔增至1570亿雷亚尔,相当于人民币兑雷亚尔大幅升值。实际,首次签署互换协议时人民币兑雷亚尔的汇率在0.35左右,目前已经来到了0.8附近。
此次互换后,巴西国内的银行可以直接向企业提供人民币融资以支持双边贸易,这有助于提升两国经营主体使用人民币的积极性。
(四)除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外,本次双方签署的财经类文件还有以下表述值得关注:
1、支持金融投资者扩大投资规模,促进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2、促进跨境支付互联互通,加强快速支付系统和跨境二维码支付对接。
3、推进中巴可持续发展扩大产能合作基金机制下的合作,探索其他投融资机制。
五、结语
(一)本次巴西总统受邀访问中国的时间具有地缘意义,刚好发生在中美关税战博弈之际,是中国突围地缘封锁、寻求地缘战略空间的一次宣示。
(二)相较于政治议题而言,本次访问的成果更多聚焦在经济议题上,巴西寄希望于弥补美国在中国失去的市场空间,而中国也乐见于此。
(三)巴西与中国之间的经贸联系要紧于美国,中国在农产品及部分矿产品上对巴西有一定依赖度,且巴西在中国的地缘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故中巴合作是一种双赢局面。
(四)巴西经济体量、人口位居全球前列,且是南美洲最大国家,在南美洲有较大影响力,同时其亦可进一步辐射至非洲地区,故中国与巴西的双赢局面在地缘意义上更值得关注。
(五)从宗教、民族、语言来看,巴西与西方经济体之间的共性更为突出(如其国内民族只能按肤色进行分类、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自身本国的历史很短,与葡萄牙之间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受限于自身政体及经济实力,在外汇、金融等相关政策上总体较为保守,对西方经济体的渗透也更为谨慎,在很多方面与中国有共鸣。
免责声明
本公众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本公众号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本公众号所载信息均为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意见或建议。
本公众号对所载原创内容保留一切权利,未经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表或引用本公众号所载的任何原创内容。如征得本公众号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梧桐樹智庫》,且不得对相关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