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瓜了朋友们,昨天刷到条新闻,说香港TVB视帝陈豪被爆遭遇经济危机,要吃土了。



先说陈豪是谁哈,就算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你也一定看过这张脸:



作为曾经的TVB"一哥",他留下了不少经典荧幕形象,比如《金枝欲孽》里的 “孔武”:



《溏心风暴》里的 “唐至安”:



不过说“陈豪破产”又是怎么回事呢?

按说本来他一个香港一线演员应该不至于啊,网传他在TVB的年收入大约一千万左右,再加上其他的演出、广告,一年怎么着也能赚个几千万。

但前几天,他突然莫名其妙因为一张“秃顶照”上了热搜!



港媒说,陈豪“秃顶”都是因为他独自养家太辛苦,头顶才出现“压力窿”!

于是大家就觉得好奇了。

好好的视帝怎么会累成这样?

然后网友一深扒,发现了华点——他家和好多普通中产家庭一样,居然也踩坑了破产三件套:

三胎+老婆不上班+娃上国际学校!(还叠加了高位买房和创业buff!)



说起来陈豪的老婆也是TVB演员+港姐,女方起点并不低。

但两人婚后女方就不上班了,专心带娃。



然后他家配置也和一般明星差不多,生了三个娃都念国际学校,这一年下来就要上百万港币,确实压力挺大。

一些港媒还借此批评陈豪老婆,说她太作太败家了——

当全职太太不工作不挣钱就算了,平时还爱买包爱奢侈消费,喜欢搞一些虚荣的名媛圈社交什么的。



老公挣点辛苦钱,都被她买成爱马仕咯!



甚至一些港媒还开始盘点人家买包花了多少钱。

但我觉得哈,要说陈豪家破产是因为什么“三件套”和老婆买包实在有点不公道。

因为他踩的最大的坑,还是胡乱投资创业啊!

很多年前,陈豪开始接触到咖啡的买卖,就想自己开店卖咖啡。



刚开始他生意还是不错的,有名气就有流量嘛,他的店Blooms Coffee一度是不少粉丝喜欢打卡的 “明星店铺”。

之后他慢慢开始扩张店面,一口气开了五间店,而且选的都是香港的黄金地段,这压力嗷地就上来了。



咱都知道香港这旮沓寸土寸金,铜锣湾这种核心地段的商铺月租金每平方米就高达数万,属于天文数字了,这对咖啡的营业额要求就非常高。

但同时,这些年的经济整体情况又不好,零售市场低迷,同时港人的消费习惯也在改变——大部分年轻人开始消费降级,大几十的精致咖啡喝不起了。

有网友汇报说,陈豪家的咖啡店不算便宜,一个大杯冰拿铁要50多港币,一杯招牌咖啡居然要78港币‌。



所以陈豪店里的生意也是越来越难做。

为了填补咖啡店的巨额亏空,才发生他拼命拍戏赚钱“同时轧好几部戏,每天睡不到 5 小时”的情况。



所以港媒纷纷感叹道:

看看这男人累成啥样了,才50几岁头就秃了!连人看着都老了一截啊!



其实,陈豪的故事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但我们从他这里还是可以窥见一些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的生态,那就是搞钱是越来越难,守财也不容易。

可惜偏偏演员们赚点钱后总喜欢胡乱投资,这好像也是他们行业的通病了。

而且我印象中,这已经不是陈豪第一次掉坑。

前几年,香港有个闹很大的“比华利山基因骗局”,陈豪就是受害者之一。



那个瓜也很狗血,简单说就是一个江湖骗子把一群香港大明星玩得团团转,居然骗了4个亿!

这江湖骗子叫黎伟业,他的套路其实不算多高明,首先就是疯狂砸钱包装自己,给自己编剧本。



根据骗子的剧本,他虽然是富二代,但是心怀大志不想躺在父辈功劳簿上数钱,于是自己白手起家创业,二十岁不到时就已经赚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名下有一百四十家公司,其中七家还是上市公司!

除了发射到太空的火箭和他没关系,这世上就还没有他没涉猎的行业,手握30亿巨额财产!



啊哈哈哈哈记得当时看到这里我笑死。

欺负那年头没有企查查吗?狗血短剧的编剧都没骗子敢编啊。



骗子名片上的title,多如牛毛,闪瞎狗眼

在骗子blingbling的光环包装之下,一大群明星闻着味儿就围了上来,争先恐后和骗子攀情谊交朋友,聚集在他的大House里吃喝玩乐。

接着,骗子开始下套。



他说,自己现在已经事业有成,不过还有个目标,就是帮更多人走向成功。

所以他开设了好几家基金会,一个比一个华丽高大上,有社会意义。



与此同时,骗子承诺可以给投资人每月8厘的高息回报,并且投得越多赚得越多。

明星们果然上头,纷纷掏了腰包!



头几个月,骗子确实是按时支付利息,尝到甜头的明星们又纷纷追加投资,然后——这骗子就失!踪!了!

这时警方一查才发现,骗子所谓豪车豪宅,居然都是租来的。。。



那次陈豪就损失很惨重,同一批的苦主还有洪金宝、江美仪、谢安琪张继聪两口子,一个个被骗了不少。

而经历过这种倒霉事的明星还有很多。

比如陈百祥,之前也被一个内地“富豪大师”以同样的套路骗了4000万元;



还有吕良伟,也是被人忽悠着投资了一家台湾涂料公司 ,结果被骗2000万;



台湾艺人高凌风,听信骗子谗言居然抵押自己的房子拿出3000万投资高利贷,以为可以“钱生钱”发大财,最终积蓄被一卷而空!



对了,吴孟达的瓜也很有意思。他倒不是被骗,纯粹就是自己倒霉。



九几年的时候吴孟达和周星驰来内地拍苏乞儿,被一个中间人忽悠着每人出资500万在天津搞了个传呼台。

但刚搞好手机就面世了!传呼台生意遂倒闭。

零几年的时候,吴孟达又被中间人忽悠着在北京投资开了一家茶餐厅。

刚开门没多久,非典来了,茶餐厅遂倒闭。

之后他还在南京投资过一家KTV,结果没两年大家都不唱K了。

只好再次关门大吉!



这么悲催的投资经历咱们也是很少见!

你要说是不是因为他们都搅合的是自己不懂的行业?

也不全是啊。

就拿刘德华来说,九几年的时候他爆火全亚洲赚到不少片酬,就想自己开公司投资拍电影。

他也算资深业内人士吧?那也是精心挑选剧本、认真选角、耐心打磨的。

就拿他重注押宝的《战神传说》来说,这部云集了张曼玉、梅艳芳一票大牌明星的高制作电影,票房却亏到了姥姥家。



不光让刘德华血本无归,还倒欠4000万的债务,之后好多年都没缓过来。。。



其实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有一个问题。

不管是创业还是投资,不少所谓的“机会”,连咱们普通人都感觉有明显bug或者有风险,为啥这些见多识广的明星还是要往坑里跳呢?

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还是生存焦虑了。

除了电影巨星级别,其实大部分港台明星的收入其实也没想象中那么高。

就拿TVB“一哥”陈豪来说,杂志爆料他一集戏片酬才3万4,黄宗泽2万4,而马国明才1万8……

一部几十集的剧集拍下来也就赚个几十万,这几位可都是香港小屏的一线啊!真不算多。



尤其疫情之后这几年,影视圈就更难混了,行业萎缩很厉害。

这些年各种“凄惨”新闻咱真没少看。

什么演过《宫心计》《法证先锋》的TVB艺人蔡淇俊,现在在摆摊卖鸡爪:



什么演过《澳门风云》《潜行狙击》《喜爱夜蒲2》《使徒行者》的沈震轩,前阵子被网友发现当了网约车司机:



还有演过《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西游记》《碧血剑》《寻秦记》的TVB的老演员江华,居然转行去卖保险:



演过《爱回家》的梁茵,在香港九龙湾的一家餐厅担任服务员:



52岁的TVB资深绿叶演员戴耀明,也在茶餐厅当杂工,点单、上菜,还得洗碗、倒垃圾:



陈慧珊不用说了,曾经的TVB一姐,演过《鉴证实录》《创世纪》《妙手仁心》《冲上云霄》,现在去深圳某机构当英语老师了:



《神雕侠侣》的“郭襄”和《绝代双骄》中的“小辣椒”李绮红,现在是护士:



所以说明啥呢,曾经的顶流尚且有可能一夜之间销声匿迹,普通的小艺人就更是朝不保夕。

演员们也有很严重的生存焦虑啊。

年纪上来了干不动了怎么办?知名度不够高没人找你工作了怎么办?竞争激烈或者职业瓶颈了又怎么办?

于是有的演员要么发展一门其他的谋生副业手艺,要么就是投资理财增加被动收入,再要么就是开公司创业。

总之,都是想给自己的退圈生活增加点保障。



但当他们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不匹配时,就容易有上当或踩坑的机会!

演而优则商的成功例子有没有?肯定有,但真的太少了。

说真的,艺人行业别看鱼龙混杂体验人生百态,但他们的社会经验未必有普通人丰富。

被骗被忽悠,或者一个热血冲动天真就被鼓动去掺和自己胜任不了的“事业”,简直太正常!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