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广网报道,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当天上午9:00,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谈话中表示,本次会谈达成了联合声明,是双方通过平等对话协商解决分歧迈出的重要一步。



贝森特(资料图)

中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对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发起实质性对等反击的国家,可以说中国的立场、态度和行动对全球具有风向标作用。现在中国在与美国的谈判中虽有灵活性,但更多的是立场的坚定性,是绝不向美国屈服、坚决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坚决回击美国的霸凌行径。尽管美国并没有完全取消对华关税,仍保留了30%(10%+20%)关税,但中国并没有退缩,仍然对等保留了10%和对美国农产品和能源产品10%到15%的对美反制关税,这一结果给全球各国打了一个样。

但是,一名参与日美谈判工作的日方消息人士表示:“中美、英美谈判的进展比预期更快。中美(谈判)目前可能是优先事项。”报道称,日方担忧,如果中国成为美国谈判的优先考虑对象,东京方面可能会被挤出有限的谈判日程。此前,日本对于日美谈判一直持乐观态度,部分原因在于日美同盟关系。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曾在今年4月表示,他预计“日本将获得优先考虑”。不过如今,美方似乎预计,与日本的谈判将旷日持久。



贝森特和中格里尔(资料图)

原因也不难理解,根据美国官方数据,仅仅一个多月时间,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就上涨了2.1个百分点,美国家庭的年均消费支出因此增加约3800美元。这是一个相当现实的打击,普通民众的怨气不小,社交媒体上更是各种质疑声不断。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反应就平稳得多,很简单,中国并没有在谈判中作出本质性让步,只是在关税项目上做出短期调整,同时并未触碰国家核心产业。对国内市场来说,这属于“可控范畴内”的结果,因此情绪稳定。反而日本受美国影响较大。

美媒指出,特朗普对华停止贸易战,对任何被特朗普威胁的对象来说都是一个教训。“特朗普坚持了一个月就退缩了……甚至没有假装迫使中国为其反抗付出任何代价。它正在将警告‘不要报复’这件事完全遗忘,仿佛一切的目的都是与中国更好地相处。”美媒文章直言:“尽管特朗普要求目标屈服,但真这样做只会让他们遭受更多的羞辱和伤害。反抗特朗普并不意味着你会赢,但屈服就注定输了。”



特朗普(资料图)

有专家分析认为,中美经贸关系是深度嵌套的,是过程嵌套,产业链、价值链嵌套构成的完整资本循环体系。在这种体系下,无论是改变中美经贸失衡现状,还是要实现美国制造业回流,美方应该做的是跟中国合作,而不是利用手中的“关税大棒”对华极限施压。尤其是在美国股市、美债市场连遭巨震,美国企业和民众不得不为高关税买单的当下,将高关税进行到底,对特朗普政府已经没有任何好处。

美国国内风向大变,特朗普急忙启程。中美经贸谈判成果刚出炉,还不到24小时,特朗普就马不停蹄地跑到中东与沙特签署了总价值6000亿美元的战略经济协议。事实上,针对特朗普的此次出访,外界一直有传言称特朗普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去解决中东地缘政治问题。

但其实从此次陪特朗普一起出访的随行人员就可以看出,特朗普此次出行目的很明确,就是去吸引中东土豪的资金。而眼看和中国的关税战捞不到好处,身为商人的特朗普才把眼光投向中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