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掌木,又名鹅掌柴,叶片四季常绿,形如鸭掌,不仅能美化家居环境,还具有吸收甲醛等有害气体的能力,深受园艺爱好者喜爱。扦插繁殖鸭掌木,操作相对简单,成活率较高,是花友们扩大家庭绿植规模的好方法。无论是在家中扦插,还是在户外大田扦插,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要点,都能大大提高扦插成功率。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介绍鸭掌木扦插的全流程。
一、插穗的选择与处理
(一)插穗的选择
选对插穗是鸭掌木扦插成功的第一步。应挑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母株,从其上选取一年生或半木质化的枝条作为插穗。这样的枝条生命力旺盛,内部养分积累充足,有利于生根发芽。插穗长度以 8 - 12 厘米为宜,保留 2 - 3 个叶片,将下部叶片剪掉,仅保留顶部少量叶片,减少水分蒸发。每个插穗要带有 2 - 3 个芽点,芽点是生根发芽的关键部位,确保插穗具备足够的生长潜力。
(二)插穗的杀菌
为防止插穗在扦插过程中感染病菌,提高成活率,杀菌处理必不可少。可将剪好的插穗放入稀释 1000 倍的多菌灵溶液中浸泡 15 - 20 分钟,捞出后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也可以使用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既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又能刺激插穗生根。生根粉按照说明书的比例稀释后,将插穗基部浸泡 3 - 5 小时,晾干后即可进行扦插。
二、扦插花盆的选择
在家中扦插鸭掌木,花盆的选择至关重要。由于鸭掌木扦插初期根系较弱,需要良好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所以建议选择口径 10 - 15 厘米、深度 10 - 12 厘米的花盆。材质上,可优先选择透气性好的陶盆或紫砂盆,这类花盆能让土壤中的空气更好地流通,有利于插穗生根。如果没有陶盆或紫砂盆,也可使用底部有较多排水孔的塑料盆,在盆底垫上一层陶粒或碎瓦片,增强排水性,避免积水导致插穗腐烂。
三、扦插的注意事项
(一)在家扦插
在家扦插鸭掌木时,要选择合适的扦插基质。可选用蛭石、珍珠岩、泥炭土按 1:1:1 的比例混合,这种基质疏松透气、保水性好,适合插穗生根。扦插时,先用木棍或筷子在基质中戳出小孔,再将插穗插入孔中,深度为插穗长度的 1/3 - 1/2,然后轻轻压实基质,使插穗与基质紧密接触。扦插后,浇一次透水,将花盆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二)户外大田扦插
在户外大田扦插鸭掌木,首先要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扦插前,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清除杂草和石块,然后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为了便于管理和排水,可将地块整理成宽 1 - 1.2 米、高 20 - 30 厘米的畦。扦插方法与在家扦插类似,但要注意株行距,一般保持 10 - 15 厘米,避免过于密集影响插穗生长。
(三)夏季扦插特别注意事项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水分蒸发快,给鸭掌木扦插带来了更大挑战。在夏季扦插时,要做好遮荫降温措施,可在扦插区域上方搭建遮阳网,将光照强度降低 50% - 70%,同时降低温度。扦插后,要注意保持空气湿度,可每天向插穗和周围环境喷水 2 - 3 次,防止插穗因水分蒸发过快而干枯。此外,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滋生病菌,要加强病虫害防治,每隔 7 - 10 天喷洒一次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
四、扦插后的管理
(一)浇水管理
扦插后,浇水是关键环节。无论是在家扦插还是户外大田扦插,都要保持基质湿润,但不能积水。在家扦插时,可通过观察基质表面的干湿情况来判断是否需要浇水,当基质表面发白时,及时浇水,浇至盆底有水流出为止。户外大田扦插,除了正常浇水外,遇到雨天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插穗烂根。夏季高温时,水分蒸发快,要适当增加浇水次数,但每次浇水量不宜过多,防止基质过于潮湿。
(二)施肥管理
扦插初期,插穗尚未生根,不需要施肥。当插穗生根后,可逐渐开始施肥,以促进其生长。在家扦插的鸭掌木,可每月施一次稀薄的液肥,如腐熟的饼肥水或复合肥溶液,浓度控制在 0.1% - 0.2%。户外大田扦插的鸭掌木,在生根后,可结合浇水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 5 - 8 公斤,每隔 15 - 20 天追施一次。施肥时要注意薄肥勤施,避免浓肥烧根。
(三)移栽与分苗
当鸭掌木扦插苗根系发达,长出 3 - 5 片新叶时,即可进行移栽。在家扦插的鸭掌木,可将其移栽到更大的花盆中,移栽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根系。移栽后,浇一次定根水,放在阴凉处缓苗 3 - 5 天,然后逐渐移至光照充足处养护。户外大田扦插的鸭掌木,可根据需要进行分苗移栽,移栽时要保持一定的株行距,一般为 20 - 30 厘米。移栽后,及时浇水,促进幼苗成活。
鸭脚木绿植
京东月销量100好评率84%
¥8.78
鸭掌木扦插只要掌握好插穗选择、杀菌处理、花盆选择、扦插方法及扦插后的管理等要点,无论是在家中还是户外大田,都能培育出健壮的鸭掌木幼苗。花友们不妨按照这些方法动手试试,收获属于自己的绿意盎然。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