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报道,日本首相石破茂12日在谈及美国关税措施对日本汽车等产业的影响时表示,日方将采取“万全之策”应对美方关税,如有必要将毫不犹豫采取额外措施。据日本媒体报道,石破茂当天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说,不能接受在不包含汽车领域的情况下与美方达成协议,也不会为了汽车产业而牺牲农业、以扩大进口美国大米作为谈判筹码。石破茂当天还在自民党会议上表示,希望日美关税谈判能在确保日本国家利益的基础上取得成果。
日本对美出口的汽车及相关零部件,占其汽车产业总出口的28.3%,而美国计划将汽车关税从2.5%飙升至27.5%,卡车关税更从25%翻倍至50%。一旦落地,日本车企将面临直接成本增加1.42万亿日元,连带海外生产线影响,总损失或达3.2万亿日元,约合290亿美元,GDP可能缩水0.8%。日本媒体直言:“这是足以抵消日本全年经济增长的打击”。
汽车产业(资料图)
截至2025年3月,日本持有的美债余额为1.13万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美债持有者。一旦动用,其威力可以说是很大了,石破茂在此前一天,也就是5月11日曾对汽车关税表态,虽然美国对部分英国汽车加征关税降至10%是一种模式,但日本寻求撤销加征汽车关税,并非降到这一百分比即可,而是“应该瞄准0%的关税”。很简单,美国所谓10%的基准关税,日本汽车要说不。
连日本都有了反抗的勇气,欧盟不会轻易屈服,此前欧盟就多次尝试与美国谈判取消关税,还提出了潜在让步措施,同时也威胁若谈判破裂,将对价值95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征收关税。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今天,特朗普这种四处挑起贸易争端的做法,究竟是在维护美国利益,还是将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拖入更深的泥潭?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也考验着特朗普政府的智慧与决策。
石破茂(资料图)
据新华社报道,5月12日,中美发布了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声明表示,中美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举措:美方暂停对中国商品(含港澳)原加征的24%关税(为期90天),保留10%关税;同时取消第14259号、14266号行政令的额外关税。中方相应调整对美商品加征的24%关税(暂停90天),保留10%关税,并取消第5号、6号税委会公告的加征措施。声明还表示,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协商可在中国、美国,或双方商定的第三国进行。根据需要,双方可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
从联合声明的内容来看,中美将互相降低对各自加征的关税。这个结果,对于当前紧张的中美贸易关系来说,自然是一个好消息。按照美国财长贝森特在会谈前的说法,他实际上并不指望通过此次会谈,来让中美达成协议,只是希望能够通过对话,不要再让贸易战升级。如今,双方经贸高层仅仅只是通过一轮会谈,就取得实质性进展,自然是一个积极信号。
特朗普(资料图)
可喜的是,通过这轮贸易战和谈判,特朗普的套路已经一清二楚地呈现在我们眼前。特朗普的威胁和恫吓,缺乏现实条件支撑。所谓“极限施压”看似强硬,实则背后充满机会主义色彩。如果当初中国“眨眼了”、退缩了,那特朗普就能投机成功。但也正因为中方的坚持,我们才能看到特朗普的底牌。华盛顿疾风厉势的背后,缺少长期的博弈设计。对于如此激烈的贸易战,美国既没有做好国内层面的准备,又缺乏与盟友的协调,最终才造成了今天进退失据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