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印巴军事冲突中,首回合的空战较量印度吃了大亏,事后证明是中国造歼10CE击落了法国造阵风。
“阵风”战机的制造商法国达索公司高管却发声为自家战机鸣不平,表现得颇为不服气。事实真的如此吗?咱们就来深入剖析剖析。
法国达索表示不服!高管发声贬低歼10
达索公司高管的核心理论是“阵风输在体系而非性能”,他称歼 10CE 在空战中只是负责发射霹雳 15 导弹的任务。
他分析认为虽然是歼10CE击落了“阵风”,但后续导航命中阵风战机都由预警机来完成的,认为歼 10CE 不过是个 “导弹发射器”,把歼 10CE 的作用贬低为一个单纯的发射平台,而忽视其自身的作战能力。
达索公司表示阵风战机输给的是中国体系,声称歼 10CE 的胜利靠的是体系支持,不是单打独斗的本事。
他强调是因为中国的预警机、数据链等体系优势才让歼 10CE 取得胜利,暗示阵风战机本身性能并不差,只是在体系对抗中处于劣势。
达索公司认为在这种预警机超远雷达加持的全体系支持下,任何装备空空导弹的武器都能击落阵风。
言外之意是如果没有体系支持,歼 10CE 单独与阵风较量,未必能取胜,甚至表示歼 10CE 不算英雄,单挑不行,击,落阵风全靠预警机跟霹雳 15 导弹。
不服不行,理论荒谬至极,完全是对歼 10CE 自身强大作战能力的忽视
达索公司高管这种称歼10CE只是 “导弹发射器”的这种说法完全是对歼 10CE 自身强大作战能力的忽视。
歼 10CE 作为我国自主研制的全天候、单发、单座、多用途三代 + 战斗机,拥有众多卓越的性能。从气动设计来看,它采用的鸭翼 + 三角翼布局,赋予了其优良的中低空机动格斗能力以及超声速飞行能力。
在机动性上,歼 10CE 通过 DSI 进气道成功减重 136 公斤,配合 AL-31FN 矢量发动机,能够在极短的 2.1 秒内完成 180° 转向,形成 “空中眼镜蛇” 机动优势。
相比之下,阵风虽在低速缠斗中表现尚可,但其双发 M88 - 4E引擎单台推力仅 7.5 吨,总推力较歼 10CE 少 4% 。
即便不依靠预警机,在航电系统上,歼 10CE对比“阵风” 更是毫不逊色。
其装备的 KLJ - 7A 有源相控阵雷达,拥有 1472 个 T/R 组件,对 3㎡目标的探测距离高达 260 公里,扫描速度比阵风的砷化镓雷达快 24 倍。
这一优势带来了多方面的好处,在目标发现环节,歼 10CE 能在 240 公里外锁定目标,比阵风多出 80 公里的预警时间;在多目标处理能力上,歼 10CE 可同时跟踪 12 个目标并攻击 6 个,是阵风的 2 倍之多。
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方面,KLJ - 7A 的目标识别率能稳定保持在 95%,而阵风的 RBE2 - AA 却下降至 40%。由此可见,歼 10CE 在航电系统方面的优势十分显著,绝不是达索公司所贬低的那般简单。
达索公司还表示,阵风战机输给的是中国体系,而非其自身性能不行,强调歼 10CE 的胜利依靠的是体系支持,并非单打独斗的本事。
体系致胜,歼10胜之不武?
法国人的言外之意,如果没有体系支持,歼 10CE 单独与阵风较量,未必能取胜。体系致胜上确实没说错,但是并非像法国人口中的那般胜之不武。
现代空战早已不是单机对抗的 “原始时代”,而是 “预警机 - 数据链 - 电子战” 三位一体的体系对抗时代。任何一款先进战机都无法脱离体系单独发挥出最大效能,这是现代空战的基本常识。
就拿阵风战机自身来说,其引以为傲的 “流星” 导弹虽然标称射程可达 150 公里,然而其 RBE2 - AA 雷达仅有 180 公里的探测范围,再加上在电磁对抗能力方面的不足,在实战中其有效射程会被严重压缩至 70 公里以下。
加上这次空战中,印度混用俄制、以色列预警系统和法式数据链,信息传递需 3 次格式转换,延误 15 秒,在现代空战中这足以决定生死。
同时,巴方通过地面反辐射雷达 + 空中电子吊舱,对印军实施复合电磁压制,导致阵风雷达锁定失效、传感器误报频发,不能不说是阵风本身也存在一定问题。
而歼 10CE 带上霹雳 15,配合 KLJ - 7A 有源相控阵雷达 240 公里的探测距离,以及 KG800 电子干扰吊舱创造的 70 公里电磁屏障的协同,构建起了强大的作战体系。
这种体系作战能力是建立在战机自身性能优势基础之上的,并非如达索公司所说的那样,歼 10CE 离开了体系就一无是处。
从武器挂载能力来看,歼 10CE 同样具备强大的外挂武器能力。它不仅能够挂载霹雳 15 这样的先进中距空空导弹,还能挂载霹雳 10 格斗弹以及反辐射导弹等多种武器,在武器多样性方面并不输于阵风。
而且,霹雳 15 导弹自身性能优异,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射程高达 145 公里,还支持 “A 射 B 导” 模式,通过预警机实时更新目标信息,极大地提升了作战效能。
成本和隐身性能更是歼10对比阵风的长处
隐身性上,阵风是不隐身的,但歼 10CE 采用了 DSI 进气道和隐身涂层,其雷达反射面积(RCS)估计在 0.5 - 1㎡。
相比阵风采用部分隐身设计(复合材料、S 型进气道),RCS 约 1㎡,歼 10CE 在隐身性能上还略胜一筹。在隐身性能愈发重要的现代空战中,这无疑是歼 10CE 的又一重要优势。
在维护成本与效费比方面,歼 10CE 更是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更换发动机时,歼 10CE 耗时 58 分钟,而阵风则需拆解半个机身,耗时长达 72 小时;雷达升级方面,歼 10CE 4 小时就能完成模块化换装,成本仅为阵风的 1/3;飞行小时成本上,歼 10CE 是 2100 美元,阵风却高达 6500 美元。
更不要说售价,“阵风”能卖给印度2.6亿美元的高价能买两架甚至三架歼10了。
如此巨大的成本差异,使得巴基斯坦能用 24 亿美元采购 48 架歼 10CE + 6 个无人机营,而同等预算仅能购买 20 架阵风。这意味着在大规模装备和使用方面,歼 10CE 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形成更强的战斗力。
法国达索公司关于歼 10CE 只是 “导弹发射器”,单挑不如阵风的言论完全是站不住脚的。歼 10CE 无论是在自身性能,还是在体系作战能力、效费比等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与阵风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
现代空战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对抗过程,任何一款战机都需要在体系中发挥作用,而歼 10CE 凭借自身出色的性能,无疑是这个体系中极为重要且强大的一环。
如果仅仅是法国人口中,极限狗斗中阵风有理论上的胜算,但在高科技时代,近身肉搏不现实,歼10CE和霹雳15不会给阵风任何狗斗的机会。
法国人现在的心态我们可以理解,毕竟接下来阵风没怎么好卖了,价格肯定会一路下跌。达索公司的此番言论,只是嘴硬为自己战败找理由的自我安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