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陕西频道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人民网西安5月15日电 (记者李志强、实习生张嘉琪)作为以系统转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为目的的“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第三部及收官之作,由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吉金·中国——中国青铜文明的兴起与繁荣”展(以下简称为“吉金·中国”展),于5月15日至17日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预展,5月18日至11月17日将正式对外展出。

“早期中国”系列展览的前两部分别为“彩陶·中华——中国五千年前的融合与统一”展和“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吉金·中国”展以青铜冶金技术和青铜文明的发展为视角,不仅对夏商周三代时期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格局的演进进行了具体而生动的阐释,还通过对文物的多维度解读回应了大众对考古最新研究成果的热切关注与对自身民族文化根脉的深入探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创新性、连续性和统一性等特征。

“展览标题取自青铜器铭文中的‘吉金’‘中国’,旨在突出体现青铜器在早期王朝国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展现‘吉金铸国、礼乐中华’的宏大主题。”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展览总策展人庞雅妮介绍。

本次展览分为“技术·潮流”“中心·四方”“礼乐·中国”三个单元,为了支撑展览宏大的主题和叙事,展览选取了来自全国17个省(市、区)共51家文博单位的341件(套)青铜器及相关文物,是近年来国内涉及夏商周三代青铜器数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一次展示。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吉金·中国”展上展出的精品文物。人民网记者 李志强摄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