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诈骗,不要相信”
“不要汇款”
“我们马上追踪网约车司机!”
近日,乐山市夹江县公安局
反诈中心民警在工作中发现
辖区群众李女士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已将被骗资金转交给网约车
案情回放
乐山市夹江县李女士(化名)接到一个自称“培训班老师”的电话,对方告诉李女士,因政策调整,要为她清退部分学费。由于李女士之前确实在网上购买过该培训班的资料,因此对退还培训费一事深信不疑,于是添加了“培训班老师”QQ好友,并在对方引导下安装了一款“售后”APP。
进入APP,一名自称“客服”的工作人员发来消息,要求李女士提供个人信息进行退费登记,退费方式则是通过“购买基金转现金”。例如购买100元“基金”,系统返款150元,其中50元就是清退的“学费”。
抱着试试的态度,李女士选择了最小的100元进行尝试,结果很快就到账了150元。看到真实返款后,她彻底放下戒备心理。
随后“客服”称,李女士的“学费”为1万元,目前已退还50元,由于退费的人较多,系统无法将剩余“学费”一次性退还给李女士,因此只能分批进行退换,并提供了多个充值方案供其选择。
第二次,李女士充值2000元,获得“退费”2300元;第三次,充值5000元,被“系统”提示“账户冻结”。看到无法提现,李女士立即咨询“客服”,对方告知,只要再充值5000元“修复数据”就可提现。
为了“解冻账户”尽快退回学费,李女士再次充值5000元,但仍被告知操作错误,需要购买26000元的基金的修复任务才能提现,并且任务完成后,不仅可以收到剩余学费,还会额外收到10%的“基金”返利。
在“退费”和“返利”的诱惑下,李女士立即转账,但由于银行卡被限额无法通过网上转账,“客服”便向其推荐了“现金通道充值”的方法,即将现金取出打包,再通过网约车送到指定地点。
对方还告知李女士,如遇到银行询问资金用途,以家里老人办喜事为由取款。随后,李女士便来到银行取出26000元,按照“客服”要求通过网约车将钱款送出。
此时,乐山市夹江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收到预警线索,立即上门劝阻,并成功拦截网约车,为被害人挽回损失26000元。
“幸好你们来得及时,不然我的钱真就有去无回了,谢谢你们!”事后,李女士来到反诈中心,为民警送上了锦旗,以表达对民警追回被骗资金的谢意。
在此,熊猫反诈也提醒广大网约车、快递、闪送等从业人员:
“熊猫反诈”温馨提醒
1.当接到主动退费的电话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邮件、包裹、电话和短信。
2.退费的相关内容要以官网发布的信息为准,不明事项务必第一时间通过官网进行核实查证。
3.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会原路返还给个人缴费账号,不会以添加QQ或者下载其他App的方式进行,凡是退款时要求“额外支付费用”或引诱投资返利的,都是诈骗!
内容来源/乐山市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