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 创作声明: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和文字均不涉及真实人物和事件。
“周师傅,你这么多年没回家,不想念你媳妇孩子吗?”
小吴递过一瓶啤酒,问道。
周明涛接过啤酒,苦笑摇头:
“想啊,可赚钱要紧。等阳子高考完,我肯定回去看看。”
他拿出手机,望着屏保上妻子与两个孩子的合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此刻,十公里外的出租屋里,另一个“家”正等着他回去……
01
广州七月的傍晚,闷热潮湿。
周明涛熟练地操作着电锯,木屑在灯光下飞舞。
这是他在赵老板家具厂的第五个年头。
从一个普通木工到如今的技术骨干,他的手艺在行业内早有名气。
“明涛,今天收工早点,剩下的明天再做。”
赵老板拍拍他的肩膀说,“你这些年给厂里创造了不少价值,我看你今年中秋要不要请假回湖南看看?孩子都多大了?”
“大的十七了,准备高考;小的十四,上初中。”
周明涛略带骄傲地说,同时心里掠过一丝愧疚。
下班后,周明涛骑着电动车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朝着城郊的小区驶去。
进入小区,他习惯性地环顾四周,确认没有熟人,才快步走向电梯。
第三栋二单元701室,周明涛轻轻推开门,一个四岁的小男孩飞奔过来抱住他的腿:“爸爸回来啦!”
“小虎乖,爸爸抱。”周明涛弯腰将儿子抱起,亲了亲他的脸蛋。
从厨房走出来的王丽娟,三十二岁,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饭做好了,先去洗手吧。”
这是周明涛在广州的第二个家。
王丽娟是他三年前在一次家装项目中认识的客户,那时她刚离婚。
两人从相识到相恋,再到同居生子,不过短短两年时间。
如今,他们的儿子小虎已经四岁,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
晚饭后,周明涛坐在沙发上陪小虎看动画片,王丽娟收拾完厨房后,坐到他身边。
“明涛,下个月我想带小虎回趟老家,让他和我爸妈住几天。”
王丽娟靠在他肩膀上说,“我爸妈一直念叨想孙子了。”
周明涛点点头:“好啊,正好我们也能有点二人世界。”
“对了,这个月你又给你弟弟家里打了多少钱?”王丽娟随口问道。
听到这个问题,周明涛的身体微微僵硬,但很快恢复正常:
“老样子,三千。他孩子上学花钱,我得帮衬着。”
这是周明涛编造的谎言。
他口中的“弟弟家”,实际上是他在湖南的妻子李春芳和两个孩子。
五年来,他每月都按时往家里汇款,用这笔钱维持湖南家庭的生活和孩子们的学业。
而对李春芳,他则谎称自己住在工厂宿舍,工作忙碌,每天加班到深夜,老板管得严,不便回家。
通过电话和视频,他勉强维持着与湖南家人的联系,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脱回家。
待小虎睡着后,周明涛和王丽娟躺在床上。
窗外,广州的夜空被霓虹灯染得五彩斑斓。
王丽娟依偎在他怀里,轻声说:“明涛,我有时候在想,我们什么时候能结婚呢?”
周明涛的心猛地一沉,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
“丽娟,我不是跟你说过吗?我老家那边有些复杂的事情还没处理好。再等等,好吗?”
王丽娟叹了口气:
“我知道你有难处,也不想给你压力。只是小虎长大了,总问我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家里有爷爷奶奶,我们家没有。”
周明涛沉默了。
在这一刻,他感到无比疲惫。
维持两个家庭的秘密,让他像走钢丝一样小心翼翼,生怕哪一步走错。
但他又无法割舍任何一方——他爱湖南的妻子和孩子们,那是他生命的根;
他也爱王丽娟和小虎,那是他在异乡找到的温暖。
第二天一早,周明涛的手机响起。
是李春芳打来的。
“喂,春芳。”周明涛走到阳台接电话,声音刻意压低。
“明涛,阳子高考成绩出来了,估分挺高的,应该能上重点大学!”
李春芳兴奋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
周明涛脸上浮现出真诚的笑容:“真的吗?太好了!阳子在吗?让我跟他说几句。”
“爸。”周阳简短地应了一声。
“儿子,考得好!爸爸为你骄傲。你有什么想法?准备报哪所大学?”
“我想报广州的学校,听说那边机会多。”
周阳的声音里带着期待,“爸,如果我去广州上学,是不是就能经常见到你了?”
周明涛心头一震,勉强维持着平静:“当然好啊,到时候爸爸可以照顾你。”
挂了电话,周明涛靠在阳台栏杆上,点燃一支烟。
烟雾缭绕中,他的眼前浮现出儿子周阳的样子。
上一次见面,还是五年前,阳子才十二岁,现在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了。
女儿周兰那时才九岁,现在也十四了,正是青春期。
这些年,他错过了孩子们太多成长的瞬间。
“在想什么呢?”王丽娟端着早餐走到阳台。
周明涛掐灭香烟,转身微笑:“没什么,弟妹说侄子考试考得不错。”
“那你应该高兴啊,怎么看起来闷闷不乐的?”王丽娟关切地问。
周明涛摇摇头:“可能是工作累了。对了,赵老板说要给我加薪,每月多一千。”
“真的啊!”王丽娟开心地说,“你手艺好,值得这个价。这样我们存钱的速度就快多了,说不定明年就能考虑买房子了。”
周明涛笑着点头,心里却更加沉重。
王丽娟对未来充满规划,而他却连最基本的诚实都做不到。
02
湖南农村的清晨,雾气弥漫在青山绿水间。
李春芳早早起床,为即将参加高考志愿填报的儿子周阳准备早餐。
“妈,爸爸说他最近会回来吗?”周兰坐在桌前,漫不经心地问道。
李春芳摇摇头:
“你爸说工厂最近订单多,走不开。不过他答应等你哥高考完,一定回来看看。”
“他每次都这么说,”
周兰撇撇嘴,“五年了,连春节都不回来,真的有那么忙吗?”
李春芳叹了口气:“你爸在外面工作不容易,咱们得理解他。”
周阳走进厨房,插话道:“妈,我想去广州上大学,这样就能经常见到爸爸了。”
李春芳微笑着点头:“好啊,你爸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这边,周明涛在广州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
白天,他在工厂专注于木工活;
晚上回到王丽娟的家,又变成了一个尽职的伴侣和父亲。
两种身份之间的切换,让他身心俱疲。
“周师傅,看你这两天黑眼圈挺重的,没休息好?”赵老板关切地问。
周明涛苦笑道:“有点失眠,可能是天热的缘故。”
“你这些年为厂里没少出力,手艺也是一流的。”
赵老板说道,“我打算从下个月起给你加薪,每月多一千。”
“谢谢赵老板!”周明涛由衷感谢。
这笔额外的收入对他维持两个家庭无疑是雪中送炭。
午休时,周明涛坐在工厂角落,打开手机查看周阳发来的高考志愿单。
看到儿子果然将广州的几所大学列为首选,他既高兴又担忧。
如果周阳真的来广州上学,他的双面生活将面临巨大风险。
“师傅,想什么呢这么入神?”小吴端着饭盒走过来。
周明涛收起手机,笑道:“没什么,在想晚上做的那套衣柜,客户要求挺高的。”
“师傅技术好,肯定没问题。”
小吴崇拜地说,“师傅,你有没有打算带家人来广州定居?这边条件好,机会多。”
周明涛表情复杂地说:
“有这个想法,但是孩子们在老家上学,媳妇又要照顾老人,一时半会儿难以安排。”
“理解理解。”小吴点点头,“不过师傅这么多年两地分居,也够辛苦的。”
辛苦不仅仅是两地分居,而是两个家庭之间的煎熬。
周明涛心想,但他只能报以苦笑。
晚上回到王丽娟家,小虎兴高采烈地跑来迎接:
“爸爸,妈妈说下个月要带我去外婆家!”
周明涛蹲下身,揉揉儿子的头:“好啊,小虎到外婆家要乖乖的。”
晚饭后,王丽娟递给周明涛一杯茶:“明涛,我想和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
“我妈说她有个同事的儿子在广州开了家装修公司,生意做得不错,正缺个有经验的木工师傅。薪资待遇比你现在好很多,你有没有兴趣?”
周明涛愣住了。
换工作意味着他需要重新编织一套谎言,而且可能会增加暴露的风险。
“我在赵老板那里干了这么多年,突然走不太好。而且他刚答应给我加薪。”
王丽娟失望地说:“我还以为你会考虑呢。这家公司规模大,福利好,还有五险一金。”
周明涛握住她的手:“丽娟,我明白你的好意。不过现在工作稳定,我不想冒险。等过段时间再说,好吗?”
王丽娟勉强点头,不再多说。
夜深人静,王丽娟和小虎都已入睡,周明涛却辗转反侧。
手机屏幕的光亮在黑暗中格外刺眼,他翻看着家人的照片——湖南家中李春芳和两个孩子的合影,广州这边王丽娟和小虎的笑脸。
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却都是他生活的真实部分。
周明涛点开银行APP,查看账户余额。
除了每月固定给李春芳的三千元,他还需要负担王丽娟家的大部分开支。
尽管收入不错,但维持两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仍然巨大。
他最初只是想在广州有个温暖的港湾,却不知不觉中陷入了无法自拔的泥沼。
手机突然震动,周阳发来消息:“爸,我决定报广州大学的机械工程专业,您觉得怎么样?”
周明涛回复:“好选择,爸支持你。”
发完这条消息,周明涛长叹一口气。
如果周阳真的来广州读大学,他该如何继续维持这双重生活?
两个世界终有一天会碰撞,他却找不到任何解决办法。
这种煎熬让周明涛的身体也亮起了红灯。
近来,他经常头痛失眠,血压也有些偏高。
工作中,他曾两次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差点伤到手指。
“师傅,你最近是不是有心事?”小吴担忧地问,“看你精神状态不太好。”
周明涛摇头:“可能是年纪大了,熬不动了。”
“那您得注意身体啊,别太拼命。”
周明涛苦笑。
如果能简简单单地生活,他何尝不想?
但现在,他已深陷泥潭,每走一步都步履维艰。
七月中旬,湖南的高温酷暑丝毫不逊于广州。
李春芳站在院子里晾晒衣物,思索着一个计划。
“妈,您在想什么?”周兰从屋里走出来问道。
李春芳微笑道:
“我在想,既然你哥高考完了,不如咱们去广州看看你爸爸?正好你哥也能提前熟悉一下可能的大学环境。”
周兰眼睛一亮:“真的吗?太好了!我好久没见爸爸了!”
“明天我跟你爸爸视频时商量一下,给他个惊喜!”
周兰欣喜地跑进屋,将这个消息告诉正在看书的周阳。
“去广州?”
周阳放下书,若有所思,“也好,这么多年没见爸爸了,确实应该去看看。”
李春芳内心既期待又忐忑。
五年来,丈夫周明涛从未回家,总是以工作忙为由推脱。
虽然他按时汇款,通过视频和电话也保持联系,但作为妻子,她敏锐地感觉到丈夫有些许变化。
这次突然造访,一方面是想给他一个惊喜,另一方面也想亲眼看看他在广州的生活。
03
七月底的一个周五,广州火车站熙熙攘攘。
李春芳拉着行李箱,身后跟着周阳。
这是她第一次来广州,陌生的环境让她有些紧张。
“妈,您别担心,我查好了从这里到爸爸工厂的路线。”周阳熟练地操作着手机导航。
李春芳点点头,从包里拿出手机:“我先给你爸打个电话,告诉他我们到了。”
电话接通,周明涛的声音从那头传来:“春芳?怎么突然打电话?”
“明涛,我和阳子来广州了,刚到火车站。”
李春芳故意没有提前告知,想给丈夫一个惊喜。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们来广州了?怎么没提前说一声?”
周明涛的声音明显变得紧张。
“想给你个惊喜嘛。阳子高考完了,我们想来看看你,顺便让他熟悉一下广州的环境。”
周明涛急忙说道:
“我今天有个重要项目,晚上才能忙完。这样吧,你们先去酒店休息,我晚上下班后去接你们。”
李春芳有些失望:“我们想先去看看你工作的地方。”
“工厂今天在赶订单,很乱,不太方便参观。”
周明涛找借口推脱,“我给你们订了附近的酒店,地址发你手机上。”
挂了电话,李春芳若有所思。
周明涛的反应有些异常,不像是单纯为妻儿到来感到惊喜的样子。
“爸爸怎么说?”周阳问道。
“他说今天工作忙,让我们先去酒店休息。”
李春芳看了看手机,周明涛已经发来了酒店地址。
周阳皱眉:“五年不见,他连工厂都不让我们去看看?”
李春芳安抚道:“你爸爸可能真的很忙。不过既然来了,我们还是先去看看他工作的地方吧,给他个真正的惊喜。”
母子俩按照周明涛平时描述的位置,找到了赵老板的家具厂。
工厂不大,但看起来生意不错,几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工作。
“请问,周明涛在吗?”李春芳向一位正在休息的工人询问。
工人打量了她一眼:“周师傅啊,他今天请假了,说有事。”
李春芳愣住了:“请假了?”
工人点点头:“对啊,上午来了一会儿就走了,说家里有急事。”
李春芳和周阳面面相觑。
周明涛明明在电话里说他在工厂加班,为何工人却说他请假了?
“请问,周明涛师傅平时住在哪里?”周阳试探性地问道。
工人回答:“他没住厂里宿舍,好像是和家人一起住在附近的幸福小区。”
“家人?”李春芳的心猛地揪紧。
工人点点头:“是啊,听说是和妻子、儿子住一起。你们是?”
李春芳勉强保持镇定:“我们是他老家的亲戚,刚来广州想看看他。谢谢你的信息。”
离开工厂后,李春芳和周阳站在路边,都陷入了沉默。
丈夫五年来的种种反常行为,此刻似乎有了合理解释。
“妈,您觉得……”周阳欲言又止。
李春芳深吸一口气:“先去找到幸福小区,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经过询问和搜索,他们很快找到了幸福小区。
这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区,不算豪华,但环境整洁。
“我们该怎么找爸爸的房子?”周阳问道。
正当他们犹豫时,一位中年女性推着婴儿车从小区门口经过。
李春芳鼓起勇气上前询问:“您好,请问您认识住在这里的周明涛吗?”
女子思索片刻:
“周明涛?哦,是那个木工师傅吧?他住在三栋二单元,具体几楼我不清楚。他媳妇经常带着小孩在小区里玩。”
李春芳感觉一阵眩晕,强撑着道谢后,和周阳向三栋楼走去。
“妈,您还好吗?”周阳担忧地问。
李春芳摇摇头:“阳子,无论等下看到什么,你都要冷静,好吗?”
周阳握紧拳头,点点头。
三栋楼前,他们观察着进出的人群,希望能找到线索。
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周明涛正拎着两袋水果,匆匆走向电梯。
李春芳和周阳迅速躲到一边,看着电梯停在了7楼。
“妈,我们上去看看吧。”周阳坚定地说。
电梯上到7楼,走廊上有四户人家。
他们不知道周明涛具体住在哪一户,只能轮流按门铃尝试。
第一户无人应答,第二户开门的是一位老太太,第三户是一对年轻夫妇。
当他们按响第四户701室的门铃时,门很快开了。
一位年轻女子站在门口,身后是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好奇地望着门外的陌生人。
“请问你找谁?”王丽娟礼貌地问道。
李春芳一时语塞,眼睛不由自主地看向屋内。
周阳抢先问道:“请问周明涛在吗?”
“你们是谁?找我丈夫有什么事?”
“你丈夫?”王秀芳只觉得天旋地转,一时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就在这时,周明涛端着水果从厨房走出来,看到门口站着的李春芳和周阳,手中的水果盘啪的一声掉在地上,水果滚落一地,脸色瞬间惨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