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聚在一起,经常就会听到有家长炫耀:“我们家孩子可厉害了,唐诗背了100首、200首,甚至300首,古文也背了好多篇,像《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将进酒》《定风波》这些古诗文,统统不在话下。”
我表面上肯定得夸:“哇,你家孩子真棒,知识积累太丰富啦!”但实际上我心里就琢磨,光会背有啥用啊?理解了吗?这不等于白背嘛?
就拿《滕王阁序》来说,孩子会背了,可知道这文章好在哪吗?知道人家结构咋安排的不?晓得王勃是咋灵活运用写作手法的不?我都不用问,就知道家长和孩子大概率都不清楚。
其实真正学习文章,关键不在背下来,而是要深度分析。注意喽,是深度分析!啥叫深度分析呢?
就是得琢磨这文章好在哪,作者是怎么谋篇布局、怎么构思的,又是怎么旁征博引的,还有各种写作手法是怎么用来表达思想和观点的。只有把这些问题都琢磨透了,才能真正抓住文章的精髓。
所以说,学习文章,会背真不是重点,重点是深度分析。要是只会死记硬背,不去深度分析,那真没多大用处。也就默写的时候能得个一两分,又能怎样呢?但要是会深度分析,哪怕不会背,也一样能领悟文章精髓,还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才是学习的真谛。
肯定有家长觉得,背得多了自然就理解了。真的是这样吗?咱们从小到大也背了不少古诗词和文章,可真的都理解了吗?我就问,《将进酒》这首劝酒诗,它好在哪,能答上来不?
要知道,背诵靠的是记忆力,深度分析靠的是思维能力,这完全是两码事。可不是说背得多就会深度分析了。所以啊,家长们,别再让孩子傻乎乎地光知道背古诗文啦。倒不如花点精力引导孩子对文章进行深度分析、探讨和交流。当然啦,要是有家长说:“老师,我先让孩子深度分析,再让他背,这样行不行?”
那当然行,这方法挺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