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的政治舞台上,鸠山由纪夫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出身显赫世家,却走出了一条与诸多日本政客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对待历史问题以及中日关系上,他的态度和行动显得尤为突出。



鸠山由纪夫出生于 1947 年 2 月 11 日,东京都出身的他,家庭背景堪称政治豪门。其曾祖父鸠山和夫是前早稻田大学校长、前众议院议长 ;祖父鸠山一郎是战后著名政治人物及首位自民党首相;外祖父石桥正二郎是著名企业普利司通的创始人;

父亲鸠山威一郎曾任外务大臣;就连弟弟鸠山邦夫也曾是自民党的核心成员之一,亦曾任麻生内阁的总务大臣 。这样的家庭环境,似乎注定了鸠山由纪夫会走上政治道路,但他最初的梦想却并非从政。

18 岁时,鸠山由纪夫不顾父亲的反对,报考了东京大学的工科专业,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专家,为国家的建筑事业贡献力量。大学毕业后,他前往美国深造,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工业工程学,并取得博士学位 。

在美国期间,他还收获了爱情,结识了楠濑幸。然而,这段恋情遭到了家族的强烈反对,父亲甚至为此称他为 “逆子” 。但鸠山由纪夫坚持自己的选择,1975 年,他在美国西海岸向楠濑幸求婚,同年 6 月,二人在纽约举办婚礼,当时家族中仅有母亲安子夫人出席 。



婚后,鸠山由纪夫带着妻子回到东京,凭借自身丰富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到母校东京大学任教,成为了一名教师。

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在一次家族聚餐上,父亲语重心长地告知鸠山由纪夫,家族的大业需要他来继承。此后,在父亲和祖父的支持下,鸠山由纪夫踏入政坛。1986 年,他以自民党身份参加众议院大选,并顺利首次当选 。

此后,他的政治生涯起起落落。1993 年,由于政治改革理念的分歧,鸠山由纪夫跟随小泽一郎脱党,先后加入新党先驱、旧民主党,并在细川内阁中担任内阁官房副长官 。

1996 年,他脱离先驱新党,参加旧民主党,就任党代表(与菅直人共同),1997 年,又就任旧民主党干事长 。1998 年 4 月,他与菅直人创立了新民主党,其后两次担任民主党代表 。



2009 年,对于鸠山由纪夫来说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8 月 30 日,再次担任民主党代表的他,带领民主党在众议院选举中取得了历史性的压倒胜利,终结了自民党长期的执政地位 。

9 月 16 日,鸠山由纪夫出任第 93 任日本首相,成为第一位民主党籍首相,同时也是自 1996 年以来首位非自民党首相 。然而,他的首相任期并不长久。2010 年 6 月 2 日,由于冲绳美军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与美国处理不当的关系以及内政方面的失误,鸠山由纪夫被迫请辞 。

6 月 8 日,其继任人菅直人正式组成新内阁,鸠山由纪夫仅在任 265 日,约 8 个月,成为近期日本任期较短的首相之一 。

尽管在首相之位上的时间短暂,但鸠山由纪夫在任期间以及下台后,在对待历史问题和中日关系上的表现,赢得了很多尊重。



早在 1999 年,鸠山由纪夫在接受采访时就明确表态,反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并且承诺自己无论处于何种身份,都会以身作则,不去参拜,同时倡导国家其他领导人也不要去参拜 。

他的这一立场,与日本国内部分政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日本,靖国神社问题一直是影响与周边国家关系的敏感问题,靖国神社中供奉着包括二战甲级战犯在内的众多战犯,参拜靖国神社被视为对侵略历史的否认和美化。鸠山由纪夫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态度,无疑是对历史正义的一种坚守。

2001 年,鸠山由纪夫严厉地指出日本教科书存在的问题。他认为日本政府在教科书中没有体现出面对过去的勇气,也没有给本国青少年传达出正确的价值导向 。他批判这种 “狭隘民族主义” 价值观的传达,十分不利于青年的发展。

在他看来,正确认识历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走向未来的重要前提。只有让年轻一代了解真实的历史,才能避免重蹈覆辙,才能在国际社会中树立正确的国家形象。



在外交政策方面,鸠山由纪夫沿袭了家族传统,实施 “友爱外交” 政策,主张与其他国家共同进步,友好发展 。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他认为日本应向临近的亚洲国家看齐,加深作为亚洲国家的归属感 。

在这其中,他尤为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他曾多次访华,与中国领导人会面,倡导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他深知,中日两国作为亚洲大国,地理位置相近,经济联系紧密,只有保持良好的关系,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也才能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作出贡献。

2014 年,鸠山由纪夫做出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举动。他主动来到中国南京,为死于战争的 30 万无辜百姓道歉并献上鲜花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最残暴的罪行之一,大量中国平民和战俘惨遭杀害,这是一段不容忘却的惨痛历史。

鸠山由纪夫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深刻反省和担当。他的道歉,虽然不能代表所有日本人,但却如同黑暗中的一丝曙光,给那些渴望正义和真相的人们带来了希望。



然而,鸠山由纪夫的这些正义之举,在日本国内却遭到了部分人的强烈反对和攻击。自民党成员称他是 “不爱国的外星人”,激进的右翼分子甚至在他公开演讲之时,向他投掷臭鸡蛋和烂菜叶子,以示不满 。

日本右翼媒体更是顺水推舟引导舆论,给他安上了 “卖国贼” 的标签 。在这些人眼中,鸠山由纪夫对历史的正视和对中国的友好态度,是不可饶恕的 “罪行”。但鸠山由纪夫并没有被这些反对声音所吓倒,下台后的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

他表示:“我知道我的行为不能代表全部的日本人,但我还是希望,所有日本公民可以正视历史,而不是去篡改历史 。”

鸠山由纪夫对历史的正确认知,或许与他的家族渊源有着一定的关系。他的曾祖父鸠山和夫,早在 1886 年就曾凭一己之力,阻止了中日双方的一场激烈争斗 。



当时,中国派出军舰拜访日本长崎,中国官兵上岸时却被日本民警当做侵略者进行机关枪扫射,在解释无果后,日本军方又进行了新一轮攻击,导致矛盾升级 。

鸠山和夫了解事件原委后,带头向中国官兵道歉,平息了两方冲突,后来还收到了清政府颁发的勋章 。这一事件,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为鸠山家族对待中日关系奠定了一个友好的基调。

他的祖父鸠山一郎,虽然身处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但也曾在 1931 年与张学良订下秘密约定 。九一八事变后,鸠山一郎带着翻译前往中国,秘密会见张学良 。当时,鸠山一郎作为政友会的领导人,急需得到张学良的基金支持以在日本政坛立足 。

而张学良希望日本能够迅速撤兵,让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鸠山一郎表示,如果政友会成功上位掌权,他会让日本军方逐步放弃对东三省的侵略 。后来,在张学良的全力帮助下,政友会成功掌握实权,鸠山一郎也在最大程度上履行了承诺,减少了对中国的伤害 。



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鸠山家族的第三代继承人鸠山威一郎,同样以促成中日友好外交关系为己任 。鸠山威一郎在职期间一直致力于推动改善中日关系,为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署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多次访问中国 。

可以说,在鸠山家族的几代人中,都有着为中日友好而努力的身影,鸠山由纪夫无疑继承了家族的这一优良传统。

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日本国内部分政客依然执迷不悟,在历史问题上含糊其辞,甚至妄图修改和平宪法,加强军事力量,追随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对中国等国家进行无端挑衅。

而鸠山由纪夫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不仅多次批判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还呼吁日本民众警惕右翼政客的行为 。例如,他曾公开反对安倍晋三的 “修宪运动”,劝诫日本民众认清右翼政客的真面目,号召政坛抵制安倍 。



在安倍晋三遇刺身亡后,日本政府决定为其举办国葬,鸠山由纪夫明确表示拒绝出席 。他认为,本次国葬决定未经国会充分讨论,按过去案例判断并不合适 。他的这一行为,再次体现了他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原则的政治品格。

此外,在接受中国媒体专访时,鸠山由纪夫指出,日本迄今为止奉行的追随美国的国家战略,甚至被外界视为从属于美国,现在日本国内已经开始对这一政策方向产生质疑 。人们开始反思,日本作为亚洲国家,是否应重新定位自己的地位与作用 。

他认为,日本必须朝着重新定位这样的方向努力 。在台湾问题上,他也有着清晰的认识,他表示,遵循坚守两国之间所达成的几个政治文件的共识,只有这样中日关系才会不断的改善和发展,日本应该将台湾问题作为中国的内政问题来妥善处理 。

鸠山由纪夫的政治生涯虽然充满波折,但他在历史问题和中日关系上的坚定立场,为他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他用自己的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有良知、有担当的日本政治家形象。



在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的当下,他的声音显得尤为珍贵。他的故事也提醒着人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压力和困难,正视历史、追求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

或许,在未来的日本政坛,会有更多像鸠山由纪夫这样的有识之士,推动日本在历史认知和对外关系上走上更加正确的道路。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