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也天与爷爷朱炳仁(左)、爸爸朱军岷(右)合影。
“你好,能拍个照吗?”“来,咱们在这儿合个影吧。”“麻烦跟我也拍张照,谢谢!”“可以请你在这里签个名吗……”
5月7日,在天津博物馆“魅力庚彩 跃动河海”朱炳仁天津艺术展现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的孙子朱也天备受瞩目。展厅内短短的一段路程,观众们争相求合影、求签名,把他当作幸运象征,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沾高考700分的“学运”,鼓励自己的孩子。
被当成“许愿锦鲤”的朱也天,对大家的要求十分配合。他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独家专访时坦言:“可以理解,大家都喜欢找一个考得比较好的人沾沾喜气。当然,我其实考得也不是特别好,毕竟(去年高考)涌现了一批高分考生,理论上来说应该找他们的更多。”
靠“天”吃饭 流量助力家族铜艺再上台阶
从坐迈巴赫汽车前往考场而走红网络,到以700分的高考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过去一年里,出身于铜艺世家的朱也天,频频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甚至连他的爷爷朱炳仁和爸爸朱军岷也打趣,如今家里是靠“天”吃饭。对此,朱也天的回应格外谦逊。他坦言,去年及今年家族铜艺销售量提升,自己身上的流量确实作出了一点贡献,但根本原因在于爷爷和爸爸创新推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创意产品,并深入挖掘了与之相配的文化内涵。
朱也天以家族铜艺产品“一举夺葵”向日葵胸针和“登科及第”文昌塔摆件为例,认为这两款作品的热销并非单纯依赖他个人的流量。在朱也天看来,向日葵象征积极向上,文昌塔寓意学业有成,这些文化内涵与消费者的情感需求产生了共鸣,而流量只是起到了加速传播的作用。
“以铜立业,以书立世”是朱家传承百年的家训。朱炳仁在继承家训的同时也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告诉下一代在面对事情时要“以平常心来对待”。对于自己身上的“流量”,公众对他的刻板印象,朱也天秉承“平常心”。他说:“有些描述也不能说不对,我确实是因为坐迈巴赫高考火起来的,也确实考了700分,在北大学习,也确实给家族和企业带来了一波流量。但是这也不是我的选择。”
专注化学 生动有趣地科普化学知识
作为北京大学的学生,朱也天选择化学专业曾引发外界质疑:为何不延续家族铜艺传承,而选择看似与其关联不大的化学?他笑言,化学并非如大众所想的远离生活。化学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也让他对这门功课充满兴趣。而这份兴趣的源头,正是化学实验视频中的元素反应。“化学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激起兴趣的学科,我最早接触化学都是看实验视频,就看到一些元素反应非常绚丽,有一种美感和神秘感吸引我去探索这些东西。”他说。
朱也天大一没有选择参加社团,而是将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化学相关课程和任务中。偶有闲暇,他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跟同学组队打游戏,打破了大众对优秀学生的固有印象。
朱也天在化学科普方面已经有所行动。他尝试制作短视频,但也坦言科普并不容易,需要兼顾科学原理和大众传播规律。接下来他打算通过宣讲、演示实验、文化节展览等多种方式进行化学科普,以更生动有趣的形式传播专业知识。
至于未来有没有可能继承家族铜艺,朱也天的回答依然严谨:“我现在还不能很准确地给出答案,需要结合后面发展来看。”他从不排除将化学与家族铜艺相结合的可能性,“具体怎么跨界,还需要很多年的积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 何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