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传下的茄子管理口诀,至今让不少菜农受益。可如今气候多变、病害增多,老经验咋跟现代技术结合?咱先说说茄子种植的关键节点,好多人第一步就错了。
茄子啥时候种最合适?春茬1-2月播、秋茬7-8月动,南地暖和能多茬。选种得挑抗病耐涝的,像长丰一号、粤丰紫红茄,都是老把式认准的好品种。
浸种催芽有讲究,1%高锰酸钾泡30分钟,温水泡透再裹纱布,25℃环境等出芽。苗床别选前茬种过茄果的地,翻耕曝晒后起高畦,撒上生物肥,消毒杀菌要做好。
移栽后3天浇透定根水,低于15℃用温水,之后控水10天,就为让根往下扎。覆盖黑色地膜好处多,保墒抑草还提温,膜边压实、打孔15cm,早春栽培正合适。门茄长到鸡蛋大,该追肥了!
腐熟饼肥50kg加硫酸钾15kg,距根20cm沟施。
盛果期追肥得勤,7-10天一次,15-5-25的水溶肥,配上叶面肥,果子长得快。浇水别忽干忽湿,滴灌保持湿度70%-80%,不然裂果多,卖相不好愁死人。
整枝就用双干法,门茄下留第一侧枝,老叶黄叶及时摘,每株结果别超6个。植株长到1.5m要打顶,顶部留2片功能叶,养分回流到果子,个个都饱满。
白天温度25-30℃,夜间16-20℃最得劲,超35℃赶紧遮阳,50%遮光网备着。开花坐果期湿度60%-70%,膜下滴灌加通风,调控不好坐果率低,急坏种菜人。
防黄萎病用哈茨木霉菌灌根,治红蜘蛛放捕食螨,物理防治挂黄板,少打药更安全。
啥时候采收最合适?萼片连接处白绿环带小于2mm,清晨采摘保鲜期长。剪果留1cm果柄防伤枝,采后存10-12℃、湿度90%环境,多放半个月不是事。
人工授粉上午9-11点,20ppm的2,4-D点花,坐果率能提30%,试过的都说好。阴雨天用LED补光灯,红光蓝光搭配照4小时,光合作用跟上,果子不空心。
设施栽培增施CO₂到800-1000ppm,增产效果看得见,就是得盯着浓度别过高。现在都讲究标准化种植,记好每茬的水肥时间、病害情况,慢慢优化出好模式。有人说老口诀过时了,可老把式说:“万变不离其宗,根基稳了啥技术都能套。
”您瞧,单株产量8-12斤,亩产轻松破万斤,关键是老经验揉进新技术,活学活用。
不同地块气候不一样,河北菜农得注意倒春寒,河南的要防伏旱,因地制宜最重要。
病虫害越来越难治,光靠打药不是办法,绿色防控成本低又环保,为啥不试试?还有那整枝打顶的时机,早了晚了都影响产量,新手常拿捏不准,得多跟老手学。您家种茄子遇过啥难题?
坐果率低还是病害多?评论区说说,大家支支招。种地靠天也靠人,关注天气号早知道寒潮高温,提前预防少减产,比啥都强。
以上方法供参考,具体还得结合当地情况,希望您家茄子长得旺、卖得好,收成步步高!免责声明:种植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文中数据仅供参考,实际操作请结合当地条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