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阎锡山的侍从秘书李蓼源被从办公室带走,上车后直接开到荒郊,在那里, 他的墓坑已经挖好。这时候,负责处决他的政卫师长犹豫了,才20岁,看着挺不错的年轻人,杀了他,可是连口供都没有啊……
1941年,阎锡山的工作繁忙,需要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年轻人,给自己当秘书,处理公务。
当时手下就去给阎锡山找这样的人才。不久后,一个16岁的青年被带到了阎锡山的办公室,青年看着身材挺拔,双眼有神,正气十足。
“你叫什么?”阎锡山坐在办公椅上问。
“我是李蓼源,安徽颍上人,今年16整岁,识得一些字,听闻长官招秘书,我认为我可以。”李蓼源回答。
紧接着,阎锡山给李蓼源出了一些题,李蓼源对答如流,这让阎锡山一惊,说:“这可不是识得一些字,看来你读过的书不少。”
就这样,李蓼源被阎锡山招了进来当侍从秘书。几年来,李蓼源一直都兢兢业业,让阎锡山喜欢的不得了。
但是,阎锡山绝对不知道,李蓼源实际上一直也和共产党有着联系。
当时李蓼源在跟着阎锡山工作后,和一些共产党人有了接触,慢慢的李蓼源就成了共产党的亲密好友,经常帮助共产党宣传抗日。
1945年,阎锡山要发一些文章在书中,就派李蓼源去编辑。然而,李蓼源可能是过去写文章写顺便了,把阎锡山写的“我的政治主张”错写成了“共产党的政治主张”。
就这样,文章被印了出来,好在印刷处发现了这个错误,马上停止印刷,告诉了阎锡山。
阎锡山大怒,马上派人把李蓼源抓了起来。李蓼源当时在面对阎锡山的审问时,拒不承认,表示不知情,但阎锡山只把这工作安排给了李蓼源,他当然要怀疑李蓼源。
不过,阎锡山也许是气昏了头,马上下令要杀掉李蓼源。
不久后,李蓼源被押到一个叫贾宣宗的师长那里,负责押送李蓼源的人把阎锡山的命令递给了贾宣宗,贾宣宗懵了,就一个命令就杀人?
“长官的命令,贾师长尽快执行吧。”说完,押送李蓼源的人就走了。
贾宣宗和李蓼源对视了一眼,十分无奈,阎锡山这纯是给贾宣宗找麻烦。
因为李蓼源和贾宣宗过去几年里,工作上一直都有接触,关系也不错,如今要贾宣宗亲手杀掉李蓼源,他实在做不到。
不过,他还是按照流程,把李蓼源押到了刑场,在临近处决李蓼源的时候,贾宣宗突然想起,阎锡山只有一个命令,连口供都没有,万一杀了李蓼源之后,以后冤枉了李蓼源,岂不是自己要担责任?
于是,贾宣宗以证据不全,没有口供为由不愿杀李蓼源。
阎锡山当时一想,也是这个理,李蓼源家也是官吏世家,万一真的杀了李蓼源,恐怕后续会有麻烦。
所以,阎锡山又撤回了杀令,转而让贾宣宗把李蓼源送到监狱里审讯。但是李蓼源在面对审讯时,什么也不说,自然也就没什么口供。
在监狱被关了3年,李蓼源经过共产党的营救才重见天日。而后的日子,他不仅参与反蒋救国运动,还劝过阎锡山投降。
但阎锡山执拗,不听李蓼源的劝告,最终跟着蒋介石去了台湾。
建国之后,李蓼源留在了山西工作,一直都在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
信息来源:《我所认识的李蓼源先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