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街边超市到处都是卖西瓜的。
但我吃了几次,发现一个问题,现在的西瓜看起来又红又美味,吃起来也甜甜的,但是就是缺了西瓜的味道。
不仅仅是西瓜,在我熟悉的水果中,苹果这个问题,桃子也是这个问题。
我家虽然在西北,但是我们县城也是水果之乡,这几种常见的水果,吃起来跟我记忆中的味道完全不一样。
我一度认为是自己老了,大脑对过去的记忆有所修改,夸大了美好的一面。
但问题是,我吃西红柿也有这个问题,这个不仅仅是味道的问题,小时候生吃西红柿,为了好吃,会咬开后撒一点白糖。
咬一口之后,白糖撒上去,很多都会在西红柿里面的汁液里,一口吸下去,酸甜可口。
现在买来的西红柿炒鸡蛋,即便一次性放上两三个炒鸡蛋,里面还要加水,一点汁都没有。
直到最近一段时间,我在超市碰到了一种叫做加力果的苹果,这个苹果就很不一样,走到跟前,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
一看价格,一斤12块钱,由于闻起来实在太香了,完全是我记忆中苹果的味道,所以我咬了咬牙,买了两个。
小时候在苹果成熟的时候,走到苹果树旁边,全都是苹果的香味,绝对不是甜味,是专属于苹果这种水果的气味。
买回来吃了一个,酸甜可口,跟自己记忆中的味道完全一样。
平时偶尔在超市会买品种是水晶富士的苹果,苹果的品种我可太熟悉了,幼儿园的时候家里种秦冠,姨妈家种黄元帅,后来富士出来了,家家户户种红富士。
超市里的富士苹果又大又红,家里的苹果极少能长这么大,只有向阳的一面会这么红。
这种富士吃起来也很甜,但就是没有苹果的味道。
后来我仔细想了一下,好像桃也是如此,水蜜桃也挺甜的,但是没有桃子的味道,粑粑柑也很甜,但是也没有桔子的味道。
这些没有水果味道的水果,没有蔬菜味道的蔬菜,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这个世界最终是由消费者驱动的,正是因为有人要买到自己能够负担的水果,水果商才会从农民手中购买这种水果,农民只会去想办法尽可能提高产量,只要有市场,谁会在乎品质呢?
其实想要吃到像样的水果不难,我去盒马买了好多次水果,只要价格到位,不难买到有味道的水果,我也在我楼下小超市买了好多次水果,因为高价位水果没有市场,即便是昂贵的蓝莓,也会有发霉的情况。
消费者想买便宜的水果,商家们就研究各种产量更高的技术,提高水果的产量,降低水果的价格,廉价水果毕竟要用土地来种,好吃的水果自然就变得更贵。
变得更贵,消费者更买不起。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很多人花了钱,想要通过水果补充自己的营养,结果这个水果到底是怎么长大的,谁也说不清。
对于消费者来说,更好的选择是,同样的价钱,吃少点,吃好点。
想要吃到好吃的水果,吃到有味道的蔬菜,需要绝大部分人达成共识,才有可能改变这个现状。
很难想象,一个人吃这些廉价又没有味道的水果蔬菜,喝那些没有味道的牛奶,能变得健康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