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张爱萍已经七十多岁,精力和体力都大不如前,为了国家的发展,他选择辞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申请退休。
这是他第二次提出离职,中央在经过考虑后,最终选择了同意,他并未将这个消息告诉身边人,直到电视上报道出来,大家才知道他已经被免职。
一个个忍不住火急火燎联系关心他,张爱萍也简单解释了原因,杨尚昆得知消息后,反而对他说道:“到军委来,我需要你给我当助手。”
那么,张爱萍是否答应了杨尚昆的邀约?他又为何执意申请退休?
主动辞职
1980年的一天,张爱萍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外面的熟悉的风景,他的心中想到了很多,最终,都化为无奈的叹息。
彼时,他已经七十岁,看上去精神头不错,但只有他自己能够感受到年迈的身体反应在变慢,体力也在一年年减少,就连精力也不如从前好了。
他能感受到这个时候将是国家各项技术蓬勃发展的开始,他有心想在这个位置上做更多,但他的身体却不允许,这样下去很可能会耽误国家的发展。
想到这里,张爱萍目光逐渐变得坚定,并写下了辞职信和申请退休的材料,他应该把位置让给有拼劲儿的年轻人才是。
然而,他的辞职以及退休报告都没有通过,中央和他展开了一次谈话,他们也都知道张爱萍的年纪不小了,但张爱萍负责国防方面多年,若是他此时离开,根本没人能够顶替他的位置。
张爱萍自然也明白,但在他看来年轻人历练历练总能够成熟稳重,可国家发展时间紧迫,此时历练新人多少有些来不及。
中央和张爱萍谈话后,张爱萍还是选择了妥协,由他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国防科技和工业,中央这边则是抓紧培养接班人。
职位更换后,张爱萍拿出十成十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这个位置上一坐就是两年,这两年时间,他看到了国家的剧烈变化。
1982年,张爱萍再次提出离职退休,他知道接班人已经培养起来,他应该给年轻人让位置,让年轻人得到应有的锻炼,这次中央同意了他的离职退休报告。
他并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身边人,他的亲朋好友以及家人都是从电视上得知的,一时间,大家纷纷打开电话关心,毕竟张爱萍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
为国奉献一生
1910年,张爱萍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中,生活也算是普通,但家里人对他十分疼爱,在他十五岁时,他进入了达县中学,并接受到了新思想,开始参加各种革命活动。
他十八岁时,正式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党员,并积极组织学生、群众进行革命活动,后来也曾参加过一些战役。
在一场场战争的历练中,张爱萍变得更加沉稳,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接受毛主席的委派赶赴上海任中共江浙省军委书记,负责组织沪杭宁地区的抗日游击战争,而他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作用,一点一点扩大自身优势,为地区的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解放战争中,他同样受到了重用,并充分发挥了自身的能力,即便负责的是不同的岗位,可他依旧认真对待工作,并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原来的任务预期。
在先辈们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终于成立,张爱萍也接到了新的任务,就是国防建设工作,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国防的发展并不仅仅意味着国防的技术发展,还涉及到了多个方面,例如制造业上的发展,但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能够说还是一穷二白的状态,所以国防建设也有一定的难度。
可张爱萍并没有退缩,反而接下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他很快就发现原子弹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为此,他写了一封真情实意的报告递交给了中央,多次表达了原子弹的重要性。
在他的努力下,原子弹研究提上日程,他们需要做的事情更多了,张爱萍更是经常在深山里、戈壁上行走,去的都是一些比较荒凉的地方,但为了国家能够拥有原子弹,他无怨无悔。
好在多年的付出是值得的,原子弹、洲际导弹等等对国防大有裨益的武器全部都被研制出来,也为我国国防建立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国防线。
张爱萍从革命到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甚至是建国后,他都在为国家付出,而这些大家也全部看在眼里,所以大家对他的免职才十分在意。
杨尚昆的助手
杨尚昆将军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给张爱萍打来了电话,听他说明原因后,杨尚昆却说道:“到军委来吧,给我当个助手,这边正缺人。”
张爱萍听到这话后,再次拿出了身体精力的理由,选择了婉拒,毕竟他刚退休,而且他也清楚自己的身体状况。
可杨尚昆却十分坚持,对此也有很多话想说,“只是让你来做个助手,助手的工作不多,是个清闲的活儿,你就当来给我帮帮忙。”
最终,张爱萍还是同意了杨尚昆的请求,一开始说好是个助手,随意帮帮忙,但张爱萍是个难得的人才,杨尚昆也不愿轻易放弃,先是让他做了副秘书长,后来又弄了国防科工委,让他为国家选举优秀的人才。
张爱萍的工作再次变多,但是相对于国防科技的重担,在国防科工委的工作要更加简单一些,不过,他并没有懈怠,为国家选拔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他也十分在意。
几年后,他的身体已经不适合在工作,他这才又一次让出职位,不过,这对于他已经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也并未引起大家的事情,在此之后,他虽然退了下来,可是对于国家的发展依旧十分的在意,直到他于2003年病逝。
参考资料:
他是开国上将,是中国核试验总指挥,一生传奇!CCTV国家记忆 共青团中央微信公众号,2025-02-25
张爱萍与中国核工业,李鹰翔,2013年07月10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62:在两弹一星的“至暗”时刻,中国新闻周刊,2019-10-03
张爱萍的抗战“诗史”,金台资讯,2020-10-12
张爱萍上将军旅轶事,苏振兰,2020年06月04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