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模范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名单揭晓。在受到表彰的299个“上海模范集体”和598名“上海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中,新成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城管中队)外勤组获评上海市模范集体。

在嘉定区新成路街道,“尧尧领先”这个词被很多人记在心里,不是因为它与“华为”的口号同音,而是因为“尧尧领先”执法组这个响亮的名字。以顾尧为班组长的新成路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城管中队)外勤组把精细化管理功夫应用到了基层工作的各个方面,是群众身边的知心人、热心人。


“有困难事,就找‘尧尧领先’”

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在于精细,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班组长顾尧在班组例会上,提得最多的就是要求队员们主动走访投诉多、群众急、问题难、百姓盼的地方,在走访中与群众唠家常,在闲聊中建立感情,了解群众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群众口中发现问题隐患,从群众脑中汲取解决方案,在走访、处置中送温暖、传温情。

在顾尧的带领下,队员们自发成立了“尧尧领先”执法组,穿梭忙碌在辖区内各个社区、街区网格一线,将办公室“搬”到群众家门口。有市民感慨:“队员们亲切又随和,有了困难事,找他们诉苦不仅可以安心解气,还能及时解决问题,的确是‘尧尧领先’。”

今年4月,为解决一处拾荒垃圾堆放较多的情况,执法组来到了南陈社区。这附近居住了好几位拾荒老人,堆放的垃圾反复出现。执法组和几位老人已经是老朋友,考虑到他们年纪较大,拾荒已成生活习惯,于是没有简单处罚,而是秉持着以教育劝阻为主,执法为辅的理念,协助他们一起整改,督促他们每天随捡随清,保证社区清洁的同时也不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他们不是冷冰冰的执法者,更像是邻家小伙子。”居民刘阿姨说。


从“一罚了之”到“管帮结合”

精细化管理不是冷冰冰的一刀切,而是量体裁衣的担当、将心比心的守护。去年12月,执法组收到人民检察院的移送单显示辖区内一家新开业的美容院无证经营。

组员朱华赶到店里的时候,店主一脸愁容地表示:“我们被前租户坑了......”听闻此事,执法组没有立即开出罚单,而是启动“缓冲期”调查机制。

执法组到市场监督管理局调取了商铺的营业执照,并找到床铺的第一单购买记录,发现该店实际经营美容护理的时间并未超过三个月。在确认现经营者无主观违法故意后,经多次会议协商,执法组依据《上海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将处罚金额5000元下调至1100元,并协助加急办理新证,最终使店铺很快合规开业。

“我们已经收到数不清的锦旗了。”接过店主送来的“公正执法 情系民生”锦旗,顾尧感慨道。“我们日常需要频繁和商铺打交道,做好监管的同时,更要做好服务他们的‘店小二’。”

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这就是“尧尧领先”执法组近年来人性化执法的直观体现,而这些荣誉也是他们今后工作的动力。


“热力图”动态化治理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干事创业的态度,也是一种创新创造的能力和行动。在执法组办公室,一张动态更新的"市民诉求热力图"格外醒目。通过红、橙、绿三色显示各点位投诉热点及分布情况,红色表示投诉多、案件复杂的,橙色表示是中等及部分别墅区,绿色则是沿街反复出现乱设摊和投诉有流动车辆设摊的点位。

“过去被动接单,现在主动治理。”顾尧介绍,组员们现在能够随时精准掌握各自分管社区及网格中市民投诉紧急度的状况,更好更快掌握投诉问题实际信息、提高处置解决工作效率。

统计显示,自2024年底热力图上线后,完成诉求解决率和市民满意率有效提升,及时处置率和先行联系率达到100%,工单量占比和集中投诉量也显著降低,2025年一季度诉件量同比去年下降38%。

在这支队伍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城市治理者的创新智慧与为民初心。他们平凡普通、默默无闻,从绣花针般的精细到治理的创新,从化解矛盾的耐心到攻坚克难的决心,“尧尧领先”不仅是个口号,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精细化的生动注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