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国首次在南海东部海域勘探发现深层-超深层亿吨级碎屑岩大油田——“惠州19-6”油田,这是中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大突破。
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却渗透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1993年开始,中国就已经是一个石油纯进口国,今时今日中国还有50%以上的石油能源是要依赖进口的。所以找油田是中国的石油勘探团队一直持续的非常重要的工作和任务。
那么这次惠州19-6亿吨级的油田到底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我们要跟随勘探团队一起到正在持续勘测的海上钻井平台一探究竟!一个多月前,这个平台就曾经参与过惠州19-6油田的勘探。
乘坐直升飞机大约一个半小时,摄制组抵达了距离深圳约200公里外的海上作业平台——南海二号,这里正在进行石油的勘探工作。
到达平台的第一站,是接机室,在这里首先要完成安全监督为我们准备的安全课程,然后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船员”。
每一位进入平台的人员都会领到两枚写着自己名字的T型卡,名字后方的数字代表着紧急逃生时需要用到的逃生艇编号,标着备字的代表备用逃生艇。
换上劳保服,插上自己的T型卡,我们就开工啦!
“南海二号”钻井平台总监 廖龙:
我们相当于找油的先锋队,我们这个平台是一个移动式的平台,在这个井位打完之后,我们会通过起锚,然后移位的方式,转移到下一个战场,然后继续接着找油。
如果把这个勘探平台比作一艘船,那廖龙就是这艘船的船长,也是这个作业平台的总负责人。
“南海二号”钻井平台总监 廖龙:
这里就是我们钻井平台的主体了,我们现在正在进行陆丰区域的探井作业,在我们的甲板上面有很多的套管,我们就会把甲板上的这些套管下进去,下进去,然后形成一道井底的一道屏障,我建立了一个通道,油气运营的通道,然后我们的钻具是从这个通道中间输送下去,地层里面的岩屑、油气都是从这个通道里面。
摄制组到达平台时的,平台的勘探深度已经达到3800多米,属于深层勘探,还远远没有达到这次勘探的目的层,等这批管子收上来后,还要继续往更深处4500米超深层勘探作业。
3800米是什么概念呢,广州塔小蛮腰的高度大约在600米,3800米的钻井深度相当于足足6个广州塔的高度。廖龙说,要把这100多根钻具全部收回来,至少要一天一夜。
而工程师们之所以能够出海设立平台勘探,并发现亿吨级的超大型油田,也要得益于实验室这里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选定了有利勘探的区域,而后才使用钻井平台开始实地勘探。
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惠州勘探室工程师 宋朋霖:
前面会做充分研究,因为打井的成本很高,要运用一些资料,然后进行精准计算,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个地方具备大规模生油条件,才会做进一步勘探。
船员生活大揭秘!
船上所有的水电都自给自足。
造水机房
柴油发电机
24小时理疗
洗衣房&专人洗衣服务
因为工作属性特殊,远离陆地,作业人员一待就是28天。廖龙说,他从业13年,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海上,对于缺乏对家庭的陪伴也时常感到遗憾,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更珍惜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时光。
“南海二号”钻井平台总监 廖龙:
我虽然在家里的时间短,但是我很珍惜每次回去的时间,我在家里基本上不会动手机,哪怕工作的电话我也不会管了,等我这边手里的事安排好了,我才会出去去处理,我从来不在家里处理我的工作事。
几千米的地下究竟带回了些什么?
这个钻井平台究竟有没有新的发现?
今晚《发现大湾区》,
跟随摄制组一起出海,寻找答案!
制作人:龚赟
编导:胡可欣
编辑:胡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