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命运递来一张残缺的考卷
要如何作答?
专业排名第二
连续两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
推免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第十一届模范引领计划“自强之星”
资源环境学院
2021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
赵水晶
以左手为笔
在人生的考卷上写下了
远超评分标准的答案
个人简介:赵水晶,资源环境学院2021级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二等奖学金1次,三等奖学金1次;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南赛区虚拟仿真赛二等奖、化验赛三等奖;华南农业大学“凝心‘剧’力,悦动青春”校园心理剧比赛一等奖;华南农业大学“优秀信息员”。获评华南农业大学第十一届模范引领计划“自强之星”,推免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为什么偏偏是我?”
在16岁以前,赵水晶没有穿过短袖,也从没在镜子里正视过自己的手。当她第一次穿着短袖,站在镜子前,第一反应就是“天呐,这个样子好丑。”
“爸爸说,我刚出生时,妈妈抱着我每天晚上都在哭。 ” 从出生起,赵水晶便只有一只手。但儿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直到开始学写字时,老师用右手握住她的左手来教她写字,她突然意识到:“与他们相比,我是不同的。”
赵水晶回忆,从小到大,各种别人可以用双手轻松完成的事情,自己都只能靠左手来做,并且需要付出更长的时间。“有时甚至再努力也做不到。” 在学校,自己也总是被“优待”的那一个, “总会有老师告诉我,这一部分我可以不完成”。周围也是时常有人跟她说,可以不用太努力、太认真。 “仿佛是全世界都在提醒你,你是有缺陷的。”
赵水晶也曾在心中痛斥过命运的不公,在深夜躲在被 子里偷偷流泪: “为什么偏偏是我。”
幸运的是,在赵水晶面前,父母从不自怨自艾,而是用乐观的态度感染她。父母的教导让赵水晶从小就知道,自己必须自强。“妈妈教会我自强,鼓励我加倍努力;爸爸教会我自立,要做勇敢的孩子,”赵水晶回忆,“小时候,当嘲笑如碎石般砸来时,我会狠狠地反抗,之后没有人再敢欺负我。”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赵水晶的成长是充满阳光的,也让她学会用更加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生活,开始与自我和解。
“要就此躺平吗?”
我的人生要就此躺平吗?赵水晶曾问自己。得到的答案是:“当然不,并且我还要比别人做得更出色。”于是,从歪歪扭扭的笔画到工整的笔记,从单手系鞋带到独立完成实验操作,赵水晶都在努力证明,自己可以。
大一时,她鼓起勇气竞选学习委员,并且一当就是四年。上课时,她会跟随老师思路,理解并融会贯通各个知识点;期末时,她会与舍友一起挑灯夜读,互相提问知识点。
凭着这股“不服输”的韧劲,赵水晶取得了三年平均绩点4.24,专业排名第二的好成绩,并顺利推免至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此外,她还考取了多项证书,连续两年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并获市政环境类创新实践能力大赛华南赛区两项奖项。
赵水晶回忆道,在准备某次比赛时,看似简单的取液环节却让她费尽周折——她费劲地将移液管卡进残缺的手臂里,再用完好的左手吸取液体并迅速堵住管口。起初她想独立完成实验,可一个人操作实在困难,无数次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
但如今的赵水晶,早已内核稳定,执着却不偏执。她选择接受现实,向组委会提出申请,希望能有人帮忙拿着移液管并且堵住,这得到了组委会的允许。“刚开始我还不信邪,非要自己做出来。后来发现没办法,努力也做不出来,还是得找个帮手才行。”
即便有了他人的帮助,想要精准快速地完成这个实验,仍有许多环节需经过无数次艰难而重复的练习。赵水晶常常练习至深夜才匆匆回去,第二天八点钟又准时出现在实验室继续练习。在老师用心地指导、鼓励下,赵水晶逐渐克服了操作上的困难,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都行,你也一定可以!”
除了努力学习提升自己,赵水晶还热衷于参与志愿活动。她始终相信,真正的自强不仅是成就自己,更要照亮他人。“我希望大家看到我能得到信心和能量。 ”她说道。
在广州兴华培智学校当志愿图书管理员时,赵水晶遇到了一个自闭症的小男孩,对他多有关注:带他玩平板、帮他找书、帮他去食堂打饭。在和男孩聊天时,男孩问她:“为什么你的手和别人不一样?”面对发问,赵水晶心里有些触动。
在回答他这是天生的同时,她也希望自己的故事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能感染到男孩,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照亮身边的人。“这不仅是我的伤疤,也是我一路前行的动力。”
赵水晶(右二)参加学校心理情景剧大赛
在日常生活中,赵水晶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一次体检完,她在花坛旁看到一个女生脸色苍白,捂着肚子,本都已经走过的她,又返回去,给她买了巧克力和水,看着她恢复体力才走。作为学习委员,她整理制作了数十份复习资料,给班里同学传阅……赵水晶忙碌的身影,总出现在这些需要帮助的地方,“每一次的志愿活动都能让我收获满满的成就感。”赵水晶说道。
在老师眼里,赵水晶组织能力强,还很愿意付出,“当学习委员这四年,她努力做好沟通工作,还主动组织学习互助、经验交流这些活动,特别靠谱。”班主任倪卓彪谈起她时说道。
狄兰·托马斯曾说,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这是赵水晶很喜欢的一句话。如今,她自豪地说:“我从未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因为我始终活在破晓的曙光里。”
命运为她设下不同的起跑线
她却以不屈的意志
跑出属于自己的轨迹
赵水晶的故事
是否也让你相信
人生的高度从来不由起点决定
只要脚步不停
时光终会回应
每一个认真奔跑的人
/趁年轻,来场“换装”!/
/哇,好多星星!/
/高泽涛,你上人民日报啦!/
-SCAU-
文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李湘君 何键坪
图 | 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 新禾融媒体工作室 李湘君
初审 | 曾子焉
复审 | 陈芃辰
终审 | 钟耿涛
左下点击标签阅读更多,右下点赞、分享、推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