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奇瑞汽车在安徽芜湖举办了以 “底线” 为主题的安全之夜活动。活动中,奇瑞开展一系列碰撞实测,并发布全新“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展示其在汽车安全领域的技术成果。
真实现场高速碰撞
风云(参数丨图片)A9L与星纪元ES碰撞测试是活动一大焦点。两车以相对120km/h的速度碰撞,模拟高速追尾场景。碰撞后,A、B、C柱无结构性失效,车门可正常开启,电池包未发生泄漏或者起火,气囊精准保护假人关键部位 。
此外,风云A9L还完成“铁人三项”测试:包括55km/h正面柱碰(碰撞能量为行业标准3倍)、40km/h钻卡碰撞(国标无要求)及60km/h侧面碰撞,乘员舱均保持完整,气囊正常展开,电池高压系统2ms内断电。 测试后电池包绝缘电阻仍稳定在500Ω/V以上,超国标要求。
现场还展示经过64km/h偏置碰撞测试的2015款瑞虎5、2014款艾瑞泽7等十年前老车型,车身结构完整性仍符合当前安全标准。
“守护者”智慧安全系统三大维度全方位安全保障
全级别车身安全、全场景驾驭安全、全维度守护安全三大维度涵盖车身解构,电池安全,智能驾驶等多个方面。
在车身安全方面,从小型车奇瑞小蚂蚁的全铝笼式车身,到旗舰车型风云A9L的720度笼式座舱+9气囊设计;实现不同级别车型的安全标准统一。
以旗舰车型风云A9L为例,其“磐石车身2.0”设计融合88%高强度钢铝,热成型钢占比达23%,最高强度达2000MPa,前舱骨架热成型钢占比100%。车身通过720度笼式防护、9安全气囊标配及可拆卸纵梁等设计,兼顾碰撞安全与维修经济性。
电池安全是“守护者”系统的重要部分。奇瑞采用“锁子甲”结构,电池包具备双层铝合金壳体与蜂窝吸能框架,可承受20吨重卡碾压(国标仅10吨) 。针刺实验中,电芯无明火、表面温度<80℃。智能电池管理系统能在碰撞后2毫秒级实现高压断电,领先行业50倍,并通过800 +信号采集点实时监控电池健康状态。
在智能安全领域,猎鹰700智驾系统配备27个传感器(含激光雷达)融合AI端到端大模型,支持135km/h自动紧急制动(AEB)及无图城市导航(NOA),反应速度较人工驾驶提升10倍。在复杂路况中保障车辆行驶稳定与制动安全;其多传感器融合方案能实时构建道路拓扑网络,提升湿滑路面紧急避险时的车身姿态稳定性。此外,品牌将智驾功能应用到6万元级车型小蚂蚁,以22个传感器实现150 +泊车场景覆盖。
在健康座舱方面,奇瑞以“双纯净”理念打造健康座舱。星纪元ET采用母婴级环保材料,实现零甲醛、零VOC排放,医疗级健康监测系统15秒内完成心率、血氧检测,配合紫外线远程除菌与AQS空气质量管理,提升车内健康环境。
全球化技术布局与市场竞争力
奇瑞在汽车累计安全研发投入超1000亿元,建成亚洲最大碰撞实验室,年实车碰撞超1500次,覆盖全球9大区域44个国家的复杂工况测试。
旗下41款车型获全球五星安全评级,包括Euro NCAP、ANCAP等权威认证;星纪元ES成为首款通过NESTA六维电安全认证的新能源轿车。
在市场方面,奇瑞已出口到全球超110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南美均拥有全资工厂。不过,在市场竞争中品牌高端化认知仍需要持续深化。部分海外市场销售和服务网络有待进一步完善等挑战 ;例如,欧洲用户对智能驾驶功能的接受度差异、东南亚消费者对高性价比车型的需求等,均需进一步优化产品策略适配本地市场。
品牌除技术突破外,还宣布成立“守护者安全俱乐部”,联合全球合作伙伴推动道路安全公益实践,包括车载AED急救设备普及、安全驾驶培训等。不仅展现了奇瑞在安全技术上的积累,也为行业提供了从材料革新到智能化防护的全链条参考。在汽车属性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下,奇瑞通过“守护者”系统,正将安全从技术指标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出行保障。(编辑:晓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