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见便血

就觉得是“老毛病”痔疮发作了

忍忍就过去了

但你知道吗?

有些便血其实是肠道息肉在偷偷“作怪”

甚至可能引发贫血、晕厥

严重者还有癌变风险!
别忽视身体的提醒

也别用经验判断健康



这篇文章带你了解:
✅ 息肉为何会出血?
✅ 哪些人是高危人群?
✅ 如何早发现早治疗?
你可能以为是小事

它却可能改变命运





小吴(化名),21岁,于家中发现便血,颜色呈暗红色,量多,伴有晕厥。患者自以为是痔疮出血,随后就诊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急诊科,予以止血补液等处理后患者自觉症状缓解,急诊科医生建议患者尽快完善胃肠镜,遂就诊胃肠肝胆外科门诊。经主任何桦波教授询问病情及查体后,认为小吴可能并非简单痔疮出血,经病情评估后认为小吴有急诊住院指征,立即收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

小吴入院后立即完善术前相关检查,并积极予以止血、补液治疗。

次日,小吴再次出现解暗红色血便,复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93g/L(较入院下降40g/L)。主管医师立即联系何桦波主任及内镜中心团队,认为有急诊内镜检查指征,遂同小吴沟通病情后同意立即急诊内镜检查。



在麻醉科及内镜中心的通力配合下,何桦波有条不紊的对小吴进行内镜检查。最终见全大肠被血迹覆盖,经反复冲洗后发现全大肠多发息肉,其中较大者位于升结肠近回盲部,最大者约3.1✗3.2cm,表面充血糜烂渗血。何桦波当机立断,对两枚高出血风险的息肉进行内镜下切除并送病检。术后小吴安全返回病房,术后48小时内大便转黄,复查血红蛋白未见下降,小吴恢复良好遂出院。



什么是息肉?

息肉是黏膜表面突起的异常组织,常见于消化道(如结肠、胃、鼻腔等)。多数良性,但部分可能恶变(如腺瘤性息肉)。

为什么息肉会出血?

摩擦或糜烂:粪便摩擦或息肉表面溃破。

炎症:合并感染或炎症时易出血。

血供丰富:部分息肉血管密集,易破裂。

常见症状

便血(鲜红或暗红)、黏液便、腹痛、腹泻/便秘交替。

高危人群

年龄>40岁

长期高脂低纤维饮食

家族息肉病或肠癌病史

慢性炎症(如肠炎、胃炎)

诊断与治疗

检查手段:肠镜/胃镜,病理活检。

治疗方式:

内镜下切除(多数首选)。

手术(巨大或可疑恶变)。

术后随访:定期复查(如结肠息肉建议1-3年复查肠镜)。

预防建议

饮食:增加膳食纤维(蔬菜、全谷物),减少红肉/加工食品。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避免久坐。

筛查:40岁以上人群建议肠镜筛查,尤其有家族史者。

息肉出血可能是身体发出的警示信号!若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 反复便血或黑便

✅ 不明原因贫血(乏力、头晕)

✅ 排便习惯改变超过2周

早期发现并切除息肉,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健康生活+定期筛查”是最好的预防!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天府医院

目前医院已经开设了健康管理中心、肿瘤科、皮肤科、消化内科、中医科、心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骨科、疼痛科、儿科、胃肠外科12个门诊诊室和内科住院部,其他科室即将陆续开诊。西南医科大学其他三所直属附属医院的专家团队将陆续进驻我院,让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小编后续将陆续为您介绍新开科室,敬请期待哟。

编辑:熊平福

校对:何桦波 邓婕

主审:黎昌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