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的独立,一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彼时清政府腐败无能,列强虎视眈眈,外蒙这片土地又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遭到了沙俄的觊觎。

在外蒙分裂势力的主张下,独立活动浩浩荡荡开始了,然而,外蒙古之中却只有一个部落支持留在中国,那么,这个部落究竟是哪一个呢,他们现在的情况又如何?



内外蒙古原本是归属于中国境地的,然而,外蒙古却早就独立出去。

如今的外蒙古包括蒙古国和唐努乌梁海地区,国土面积大概在180万平方千里,蒙古国自然是和我国接壤的,同时还和俄罗斯比邻。

外蒙古和我们熟知的内蒙古地形相似,都是地形以高原为主,多山脉、戈壁和草原。而外蒙古和中国的渊源是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的,在编旗设盟之后,康熙帝就派遣了大臣驻扎在这里,此后一直延续。



相比于内蒙古,外蒙古对中国的归顺并不完全,因为清朝对外蒙古的势力渗透并不完善。

外蒙古的贵族和王公有很大的权,他们有着自己的制度和领导方式,毕竟是清朝的附属地区,清朝在这里还是有一定的话语权的。

双方的关系一直都十分稳定,这样的情况持续到清朝末期,因为政治腐败,清政府对外蒙古的统治一天比一天衰落,列强入侵更是雪上加霜,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已经是自顾不暇了,而外蒙古因为地理位置,也成为了沙俄的“盘中餐”。



为了将外蒙古从中国分裂出去,沙俄可以说是费尽心思,但是主要措施还是两方面,分别是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清政府的软弱无能,也让沙俄有机可乘。

甚至直接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各种不平等条约,而沙俄也因此获得了在外蒙古的免税通商等特权。



沙俄自此开始了在外蒙古的各种经济活动,在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下,外蒙古对沙俄经济的依赖逐渐加深。

而政治渗透则是对外蒙古的独立产生了直接影响,沙俄开始用金钱收买外蒙古的王公贵族,进行扶持,还通过各种话术进行蛊惑,并且还不断怂恿外蒙古去“独立”。



外蒙古当时有五大王公,而其中土谢图汗、车臣汗等四部,都高喊“独立”,表示只有追随沙俄,自己当家做主才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却有一个部落坚决反对,这个部落就是杜尔伯特部的噶勒章那木济勒,他对清朝有很深的感情,觉得独立是叛国行为,也因此两方针对外蒙古独立问题产生了严重问题。



甚至还爆发了武装冲突,噶勒章那木济勒当时和科布多参赞大臣溥润结成了联盟,誓死要守住这片土地,二人战死了所有的士兵,也仅仅只有300人。

可是他们并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即便后来向新疆求助,人数也只是增加到了1000人,这个支持独立的人数完全不能相比,况且对方还有沙俄的军队援助。



在这种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噶勒章那木济勒和溥润失败了,这个唯一支持清朝的部落也就此消失,而外蒙古也实现了自治,并且在独立的进程下越走越远。

外蒙古闹独立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清朝覆灭,北洋政府和后来的国民政府都不愿意承认外蒙古独立,并且要求外蒙古取消独立,可是外蒙古根本不听,自觉背靠大树好乘凉,甚至还和沙俄私自签订了《俄蒙条约》。



而袁世凯却迫于压力,竟然承认了《俄蒙协议》,让不少爱国人士恨得牙痒痒。

因为国内政治情况混乱,沙俄对外蒙古的控制不断加强,到了苏联时期,外蒙古中存在了反对独立的人都已经被杀的一干二净了。



外蒙古是有过一次短暂回归了,因为苏联内政原因自顾不暇,外蒙古遭到了日本的觊觎,只好求助中国,这才短暂回归,然而没过多久,斯大林就重新加强了对外蒙古的控制。

外蒙古又一次离家出走,斯大林派遣了军队驻扎在外蒙境内,想要将外蒙古收入囊中,而外蒙古独立有了决定性进展的时间点,就是雅尔塔会议。



在会议当中,关于外蒙古问题,美、英、苏主张维持现状,这个现状也就是外蒙古独立。

当中出席会议的蒋介石也曾争取过,可是当时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太低了,苏联实力强大,又态度坚决,最终达成了《雅尔塔协定》,外蒙古独立已经是板上钉钉。



在外蒙古真正独立后,也就是所谓的蒙古国,一直是跟在苏联的身后。

在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有密切的合作,直到苏联解体,没有了苏联这个强大的盟友和靠山,蒙古国不得不重新寻找出路。

虽然蒙古国和俄罗斯还有很多合作,但是如今的蒙古国一直在进行多方外交,加强和其他各国的交流。



而蒙古国和中国的关系也一直在悄然变化,1949年新中国成立,和蒙古国建立外交关系。

此后一直受到苏联的影响,中蒙关系十分复杂。

如今,两国已经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尤其是矿产贸易方面,合作更加深刻,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已经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