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取更多信息,请关注我们----------
俄乌冲突中,无人装备的使用凸显了其重要性。俄罗斯国防部长表示,俄军每天动用超过3500架无人机。2025年5月13日,俄罗斯《消息报》报道,俄海军正在组建无人装备部队(团级),综合运用空中、地面、海上各类无人系统遂行侦察、打击及保护己方舰船等任务。
一、舰队全覆盖:无人装备部队的全面部署
俄罗斯前太平洋舰队副司令、海军少将伊戈尔·科罗廖夫指出,无人装备部队的建立离不开海军总司令部的强力推动。以机器人系统为主要武器的部队,将比传统装备部队更具效率。军事专家德米特里·博尔特尼科夫表示,新建的无人装备部队将不少于五个。其中,三个将加入驻扎在俄罗斯欧洲部分的舰队,另外两个将加入太平洋舰队。远东地区和堪察加半岛之间的距离非常远,控制如此偏远的地区可能需要两个团。此外,里海和第聂伯河舰队也可能会设立类似的部队。
二、尖端装备:无人装备部队的“利器”
无人装备部队将配备中程和远程无人机,涵盖“奥兰”“前哨”“兰斯”等先进型号。此外,FPV无人机(第一人称视角无人机)将专门用于执行水域区域的战术任务,凭借其独特的视角和灵活性,为部队提供精准的情报支持。
无人艇则将承担更为多元化的任务,包括水域控制、侦察、反水雷以及反潜防御等关键任务。在必要时,无人艇还可对敌方目标发动精准打击,为海上作战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德米特里·博尔特尼科夫着重指出,构建高效的指挥系统是无人装备部队发展的关键所在。当前,在装备技术研发方面进展顺利,各类无人装备正加速推进。未来的核心任务是打造一套强有力的集中指挥体系,这不仅将极大提升无人装备部队的作战效能,还能有效避免资源的分散浪费,杜绝功能重复的设备研发。归根结底,一个高效、精准的指挥系统将成为无人装备部队能否充分发挥潜力、实现战略目标的决定性因素。
三、未来展望:无人机部队的培训之路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无人装备技术(涵盖空中、地面及海上领域)持续迅猛发展。据《消息报》报道,俄罗斯海军高等军事院校已将无人装备应用课程纳入正式教学体系。目前,全体学员正系统学习各类无人装备的结构、性能及其应用。未来,他们还将深入学习如何运用攻击性无人装备摧毁敌方无人机、无人艇和潜水员。授课教师均为具有实战经验的无人系统操作员,能够将理论与实战紧密结合,为学员提供宝贵的专业指导。
2024年8月,俄罗斯军事部门以一支无人机作战分队为依托,成立了“鲁比孔”前沿无人机技术中心。该中心肩负着培养无人装备系统操作员的重任,同时致力于开发新技术系统,并将其高效地引入部队。
结束语
随着无人装备部队的逐步组建与完善,俄罗斯海军向智能化、无人化深度转型正加速推进。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俄罗斯对无人作战系统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也彰显了其在军事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的坚定决心。未来,俄海军构建的“空-海-陆”三位一体无人作战体系将在提升作战效能、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拓展作战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应对复杂多变的海上安全挑战提供有力支持。
(科荟智库:孟光)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