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鹏 刁明杰

4月14日中午,当终场哨音划破平度奥体中心的上空,为期两日的“英派斯杯”青岛市第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国际式摔跤比赛,在热血与呐喊中圆满落下帷幕。最终,城阳区、胶州市、即墨区凭借出色发挥,摘得团体总分前三甲;城阳区、胶州市、平度市则以良好赛风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本次赛事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体育局、平度市人民政府承办,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共同协办。男子自由跤甲、乙组,女子自由跤甲、乙组,古典式摔跤甲、乙组六大组别,48枚金牌高悬,吸引了全市270余名青少年摔跤小将赛场对决。


当日上午,踏入比赛场馆,此起彼伏的助威声瞬间点燃全场。摔跤垫上,少年们目光如鹰隼般锐利,身形矫若游龙,似离弦之箭般迅猛出击。在古典式摔跤赛场,选手们双臂如铁钳般紧锁对手头、颈、躯干与上肢,倾尽全力将对手掀翻,誓要让对方双肩触垫。他们牙关紧咬、青筋暴起,每一次力量的角力、技巧的博弈,都令观众屏气凝神。刹那间,一名选手敏锐捕捉到对手重心偏移的破绽,一记行云流水的过肩摔,干净利落地将对手放倒在地,场馆内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声。


场边,教练们神情专注,目光紧锁战局,不时高声嘶吼,为选手们精准指导战术、鼓劲加油。家长与观众也被紧张激烈的赛事氛围深深感染,手中加油棒挥舞如浪,“加油!加油!”的呐喊声震耳欲聋,一波又一波地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竞技项目之一,国际式摔跤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其比赛分为古典式与自由式两大类别,并依据体重划分不同级别。早在1896年首届奥运会,古典式摔跤便已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04年,男子自由式摔跤登上奥运舞台;2004年,女子自由式摔跤也终于叩开奥运大门。古典式摔跤规则严苛,严禁选手抓拽衣物,亦不可攻击对手下肢;自由式摔跤虽允许手脚并用,但抓衣、使用反关节及窒息动作同样被明令禁止。


这场赛事,不仅是对青岛市青少年摔跤运动员训练成果的全面检验,更是为他们搭建起展示自我、交流技艺的珍贵平台。相信在未来的赛场上,这些怀揣梦想的少年们将继续秉持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以无畏之姿、精湛之技,绽放耀眼光芒,在摔跤垫上镌刻属于自己的荣耀传奇。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