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负责变色墨水,我搞定无酸纸张”
原本以为这只是网络上的调侃语句,没想到在江西抚州市,有一对夫妻竟然真的把这句话变成了现实!
从2023年9月开始,市区内陆续有市民收到假钞,受害者中大部分是做小生意的老年人。
图源网络
要知道,这些老人日子本就艰难,有时候忙活一整天也赚不到一百块。在这种情况下,一张假币可能就会让他们几天的努力白费。
更让人震惊的是,假币流通的范围远超警方预期,甚至乡村集市也未能幸免。
那么,这些假币到底是怎么制造出来的?这对造假夫妻落网后,警方又揭露了哪些令人瞠目结舌的事实呢?
报道画面
突然激增的假币案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年来,支付方式的变革可以说是普通人生活中最显著的变化之一。从前只要扫码就能完成大部分交易,现在更是出现了许多更加便捷的方式。
当刷脸、刷掌纹成为日常后,手机轻轻一碰就能完成付款,这种体验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便捷支付的认知。
事实上,这些新支付方式的普及,除了偶尔会遇到手机没电的小麻烦外,几乎全是优点。
当然,“余额不足”这个问题始终存在,但这显然不能怪支付工具本身,而是需要个人去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
在网络支付显示余额不足时,我们只能通过努力赚钱来改变现状;而在现实中,有些人却选择用违法手段来弥补资金缺口。
碰一碰支付
江西省抚州市的一对夫妇就是如此,他们常常因为手头拮据而苦恼,但却不愿通过正当途径改善生活,而是将心思放在了制造假币上。
根据警方调查,何某龙和徐某花夫妇在此之前就有过多次使用假币的记录,但由于没有直接参与造假,所以并未受到严重处罚。
或许正是这段经历,让两人萌生了“自产自销”的念头。
报道画面
随后,他们购买了油墨、打印机以及裁纸刀等作案工具,开始自行制作假币。
凭借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印制假币时格外小心,并且还精心策划如何将假币花出去。
他们会提前了解各个农贸市场的赶集时间,在人流最多的时段驾车前往,同时还会伪装外表以避免引起怀疑。
图源网络
具体操作手法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似曾相识。
他们通常先用假币换取老年人的信任,然后假装想起自己口袋里还有零钱,再声称零钱不够,最后把替换好的假币退回去。
这样一来,很多忙碌又不了解骗局的老年人就会收下假币,并找回真钱,同时还损失了自己的商品。
图源网络
起初,大多数受害老人只能默默承受损失,毕竟金额不大,报警也很难抓住罪犯。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收到假币,当地警方逐渐意识到,这起案件绝非简单。
如果之前全市一个月只有两三起假币事件,那么后来假币泛滥到一周之内就有5起报案,这样的变化实在耐人寻味。
图源网络
造假夫妻终被擒获
面对群众的不断举报,江西省抚州市警方迅速展开行动,经过初步摸排发现,乡村集市中的受害者人数较多。
然而,由于这些地方人流量大,监控设备稀少,警方一时难以找到确凿证据。
尽管嫌疑人反侦察能力很强,但频繁作案终究会留下痕迹。一次偶然的机会,嫌疑人徐某花在花假币时被附近监控完整记录下来。
仅仅看到她的作案手法,警方就判断出这不是新手所为。有了这一线索后,警方进一步调查多个县区,最终发现被骗人数竟超过千人。
这意味着,这对夫妻主要针对基层辛苦打拼的老年人实施诈骗,其行为显得尤为恶劣。
以上信息来源:红星新闻2025年5月14日“夫妻俩家中印制20多万元假币,每天使用量300至3000元不等”
幸运的是,经过不懈努力,警方终于成功抓获这对多次使用假币的夫妻。
令人意外的是,当警方上门时,这对夫妻家中仅剩15张假币,但真币数量却多得惊人!
报道画面
经过清点,他们用假币换来的真币总额高达20多万元,可见他们长期欺骗了多少人。
至于假币为何如此之少,是因为夫妻俩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基本做到印多少花多少,以防万一。
即使他们承认最高一天能花掉3000元假币,但无论他们的手段多么高明,都无法逃脱即将到来的法律制裁。
网友评论
警方在清点赃款的同时,也扣押了现场的作案工具。经对比纸张后发现,这些假币与受害者收到的非常相似。
由此可以推断,这对夫妻的犯罪事实已得到充分证实。考虑到伪造货币数额巨大,他们面临的刑罚至少是10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可能是无期徒刑。
查获的真币
以上信息来源:红星新闻2025年5月14日“每天印多少花多少,夫妻俩家中合伙印制20多万元假币,双双被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