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任期还没满一年,就将台岛搅得是动荡不安,现在终于被逼到了墙角,善恶终有报!
不光岛内政治局面对他不利,连他一直依赖的美国也开始松口了。
据《环球时报》报道,5月12日,特朗普在白宫谈论中美关系时表示,中美之间的新一轮谈判结果“对统一与和平有好处”。这话感觉没头没尾,但“统一”两字无疑格外醒目。
消息一经传出,赖清德第一时间开会,随后台当局赶紧跳出来声明,说美国对台承诺“坚定不移”。
可大家心里都明白,事情没那么简单。
特朗普一向说话不拐弯,表态也释放了一个信号——台湾在谈判桌上,不再是禁区。他甚至可能想把台岛作为“交换筹码”,换取更大利益。
以特朗普的作风应该干的出来,他更看重的是现实利益,而不是价值观或者承诺。
而且这种想法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近期以来,美国在台海事务上的实际介入力度已经明显下降。
有前台湾安全高官就指出,大陆新一代高超音速导弹的服役,让美国航母根本不敢靠近第一岛链,台海局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在特朗普看来,台湾的问题在他眼中变成了一张可以打、也可以收的牌。
作为一个商人从政的总统,只要价钱合适,“卖台”完全可能提上议程。而如今,美国已将南海的注意力投向菲律宾,对台岛问题丝毫不感兴趣。
赖清德不想放弃,过去几个月,他频频讨好美国,拉拢日韩,甚至提出要增加对美投资,换取“安全保障”。
可这一套根本不管用了,美国连AIT新主席的人选都迟迟不任命,已经说明了一切。
更让赖清德坐立难安的,是解放军这边的动向。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5月14日报道,台防务部门今日(14日)上午发布动态,从13日上午6时至今日上午6时,发现35架次解放军军机,另有8艘军舰及2艘公务船在台海周边活动。
报道称,台军连续2天进行“精准导弹射击操演”,解放军机、舰数量也突然暴增。
其中有25架战机越过所谓“海峡中线”,进入台湾北部和西南空域。
这不是演练,这是实战化部署。
而且解放军的部署是多方向同时推进的,北、东、南三面联动,直逼台岛,像是提前搭好了“战场网”。军事专家看得很清楚,这种规模的集结不是单纯的展示,是对台岛每个关键出口的精准掌控。
赖清德不敢正面回应这波军事动作,岛内军方只能硬着头皮喊“监控应处”,但对这场被包围的态势,谁都清楚结果。
台军早已进入“防守为主”的被动模式。
近两年,“汉光演习”中多次模拟城市作战、炸毁基础设施、设置障碍物,一切都围绕着“拖时间”来设计。这类战术难度极高、代价巨大,且根本挡不住解放军的冲锋。
台当局自己也明白,防御不过是拖延而已,战略主动权早就不在手里了。
尤其是面对大陆近年的军事提速。
不只战机、舰艇装备升级,解放军还大量引进无人系统,用于城市巷战。这种技术应用层面的突破,直接对冲了台军“焦土战术”的有限成果。
最让台北方面忌惮的是解放军对于台岛军事动态的精确掌握。
每次台军调动部队、试射导弹,大陆几乎是同步作出回应。近期,台军试图试射美制“海马斯”火箭炮,结果解放军三面逼近,直接让这场演练被迫中断,所有发射车连夜转移。
岛内的一举一动,解放军早已掌握的一清二楚。
赖清德心里不可能不慌。
他最近一连串的表态,不断重复“加强自我防卫”“深化与美合作”,说到底,是自我安慰。他越喊这些话,越说明他知道谁都靠不住。
这只“瓮”如今已经盖上了盖子。
从外部看美国战略上对台湾开始放手,解放军三面合围持续常态化。从内部看,赖清德的政治信誉在流失,军心不稳、民意反弹,连媒体都开始质疑他的对美策略是否失算。
一步错,步步被动。
赖清德想走的每一步,都像是掉进了早就挖好的坑。他在岛内坐不住,在国际上找不到靠山,军队不能打,百姓不信他。
瓮中捉鳖,这场局即将落下定音锤。
不论赖清德接下来怎么走,早已没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