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山西省首届养老服务人才“校企”双选会在山西工商学院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山西省养老事业发展联合会、山西省护理学会主办,山西工商学院承办,吸引了全省养老服务领域政、行、企、校多方参与,通过人才对接、基地授牌、合作签约等环节,为山西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校企协同构建康养人才培养生态圈
作为承办方,山西工商学院聚焦“全周期康养服务”理念,构建“医疗护理—健康管理—社区服务—康复保健”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开设护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等6个特色专业,依托国家级护理实验实训中心和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与30余家三甲医院、社区康养机构共建实践基地,形成“专业群对接产业链”的培养模式。执行校长王李金表示,学校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和“订单式”培养机制,已累计为山西输送养老服务人才超千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
首批12家旅居康养基地标准化授牌
活动现场,中盈(山西)科技集团与旅居康养分会为首批12家旅居康养基地授牌,涵盖太原、阳泉、长治等6市的代表性机构,如太原市老年公寓、运城市枫之逸养老服务中心等。这些基地整合山西生态旅游资源与养老服务设施,通过统一服务标准、打造“晋善晋美”康养品牌,预计年接待能力可达5万人次,推动山西从“煤炭大省”向“康养目的地”转型。
多元化岗位供需对接成效显著
本次双选会吸引省内外59家机构参展,包括48家养老服务机构和11家智慧养老产品厂商,提供护理、健康管理、市场营销、适老化改造等12类超1500个岗位。省内17所高校的2000余名师生参会,现场达成就业意向近2000人次。值得关注的是,智慧养老、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金融等新兴领域岗位占比达35%,反映出山西养老产业向智能化、专业化升级的趋势。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深化合作
活动期间,山西省护理学会与省养老事业发展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行业标准制定、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山西工商学院与8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实习—就业—晋升”一体化路径。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副会长陈东升指出,山西通过“政府引导资源、行业搭建平台、校企精准对接”的模式,有效缓解了养老服务“人才荒”与“就业难”的双重矛盾,为全国提供了可复制的区域样本。
线上线下融合拓宽就业渠道
为提升服务持续性,山西省养老事业发展联合会官网同步开通“养老人才服务专区”,提供岗位发布、职业技能培训、行业认证等一站式服务。据主办方透露,后续将通过“线上招聘+线下实训”模式,计划年内开展养老护理员、老年社会工作者等培训超5000人次,进一步壮大山西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此次双选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山西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升级方面迈出关键步伐。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化与康养基地的规范化运营,山西有望打造“人才支撑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良性循环,为“健康山西”建设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