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各地政府纷纷出台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北京也将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质生产力重点培育。但是,北京并不具备充足且能灵活使用的低空空域资源,那么北京的“低空蓝图”如何突破“空域限制”?
多所高校增设低空专业,为产业输送人才
2025年4月,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同步更新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均有增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根据规划,这些学校将于今年9月招收第一批学生,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低空经济人才。
无人机
据悉,该专业所属学科门类为工学,专业类为交叉工程类,修业年限为4年,毕业生将被授予工学学位。高校联合布局,不仅将推进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多元化发展,还将为行业提供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低空经济相关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如在低空有人/无人飞行器相关院所、低空产业企业从事研发、制造、运营等工作,也可在低空管理政府机构参与管理与规划。
丰台低空经济产业园
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大格局中,北京市丰台区正在努力探索与自身优势适配的发展之路。
2024年,丰台区结合摸底调研确定区内具备低空经济产业的初步形态后,明确提出要发展低空经济。2024年5月,北京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在丰台成立,联盟聚焦低空空管、飞行器研制、运营服务三大方向,重点建设低空空域智能管控及安全保障技术重点实验室,以聚拢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搭建协同平台,形成产业生态。
丰台区低空经济产业园区(来源:中国财经报网)
2024年9月,丰台发布《关于促进丰台区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4—2026年)》,提出力争到2026年,丰台区低空经济产业规模超过1000亿元,低空经济产业重点企业突破200家。此外,丰台区也会聚焦飞行器研制、地面配套服务系统和设备的关键技术研发。随着各项技术的日渐成熟,低空之城的大门也将越开越大。
中关村(延庆)低空经济产业园
北京市全域均为无人驾驶航空器管制空域,但在延庆上空,却有着374平方公里、真高1098米的空域,这是延庆发展无人机产业的“底气”。
2020年10月,延庆区获批中国民航局首批、北京市唯一“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随后的几年间,延庆探索实施无人机应用场景。无人机在生态监测、长城保护、城市物流、支线物流、文旅体验等六大类领域“飞起来”,得到广泛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4年8月,位于中关村延庆园内的北京市无人驾驶航空示范区核心区被正式命名为“中关村(延庆)低空经济产业园”。这是全市首个低空经济产业园,也成为延庆发展低空经济的全新契机。
延庆无人机创新基地
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低空旅游脱颖而出。2024年8月,北京市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投入运行,成为延庆创新无人机应用场景的又一生动实践。低空经济正在焕发出越来越大的活力,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创意。
北京市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在八达岭长城景区投入运行。
北京房山综合型应急消防产业园
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积极布局低空产业,已成功获批国产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航空应急救援领域试点和安全防护装备产业集群。
2024年12月,房山区政府与亿航智能签订合作协议,亿航智能低空应急救援装备全国总部落地房山,双方将共同打造集创新项目孵化中心、生产制造基地、多场景测试培训中心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应急消防产业园。
亿航智能无人机进行应急消防灭火演练(图源:亿航智能)
达成合作后,将在北京市房山区打造城市消防、森林灭火、工业抢险、灾害救援、巡查检查等低空应急任务场景,同时拓展物流运输、文旅观光、载人交通等其他低空应用场景,搭建全场景演练中心。接到“火情警报”后,灭火无人机快速飞到现场,开始进行喷射灭火……这如同科幻大片里的一幕,或许将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4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对外发布《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根据《行动方案》,北京市将扩大航空应急救援应用,在延庆、平谷、密云、房山等有条件的区推动常态化低空物流配送应用,探索建立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的低空客运航线,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将低空经济产业规模提升至1000亿元。
按照计划,到2027年,北京将围绕应急管理、物流配送、空中摆渡、城际通勤、生态安全、特色文旅等,形成10个以上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应用场景,基本建成网络化的基础设施体系、空域航路资源及低空应用生态。
未来,更多应用场景将陆续开放。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将加大无人机在城市管理、空中交通、生态治理、农业生产、电力巡检等领域的应用;特色文旅方面,在延庆、密云、平谷、房山、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等有条件的地区开发和推广低空观光、飞行体验、高空跳伞等低空旅游产品;空中交通方面,探索建立大兴机场与雄安新区的低空客运航线,挖掘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城际空中通勤应用。
景区低空游览
北京是一个空域受限的城市,密集的禁飞区域曾似重重壁垒,却未能阻挡低空经济蓬勃生长的步伐。在这样的地方发展低空经济,北京给出了不一样的解决方案。如今,高校增设低空专业,为低空经济输送人才;企业凭借科技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打造适用于复杂环境的低空飞行器;政府通过科学规划低空航线、优化空域管理,为低空经济发展打开突破口。北京正以创新之姿,在空域限制中开辟出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航道,书写着低空产业的辉煌篇章。(低空产业大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