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苏武镇大力推广“元台模式”土地托管机制,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零散地块,按照“小田并大田”“一户一田块”原则实施土地集约化改造,推进规模化机械耕作,全面应用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达成节水增效与产业升级双重目标,切实促进农业提质、农民增收。

5月13日,在苏武镇苏山村高标准农田基地,多台大型机械往来穿梭,覆膜、压管、播种等工序一气呵成。“保姆式”托管服务正式启动运行。

“‘保姆式’土地托管实现了耕、种、管、收全程覆盖。让农户省时省力。”社会化服务企业负责人马尚福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托管与流转规模,辐射周边村镇,通过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构建跨村域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形成"抱团发展"共同富裕新局面。

苏武镇将农业现代化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整合产、学、研、推、用全链条资源,重点突破新型智能农机装备研发应用。铺膜机、精量播种机、北斗导航系统及植保无人机等智能设备的规模化应用,显著降低劳动强度与种植成本,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机械化种植 王菊虹 摄

“为确保农业生产高效推进,我镇组织专业检修队伍对1000余台春耕农机具实施全覆盖检修与保养,排查消除各类故障隐患300余处,淘汰老旧设备77台,推动农机设备完好率提升至99%以上。同步引进北斗导航播种机、智能植保无人机等智能化装备,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科技动能。”苏武镇副镇长尹鹏介绍。

据统计,全县现有拖拉机、收割机等动力机械5.7万台套,配套农具12万余台套,农机总动力达119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今年春耕期间投入农机具超6000台,完成机具检修3万台套,培训农机手2000余人次,农业耕种、植保、施肥、收获等环节已形成自动化、智慧化作业体系。随着大量高端农机具进驻田间,“会种地”正加速向“慧种地”转型。

近年来,民勤县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大田托管”复合经营模式,探索发展订单农业等新型合作机制,通过强化农企利益联结、提升机械化水平,持续推动农业生产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升级。(记者:王菊虹)

编辑:周旦

审校:李筱

责任编辑:李禄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