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能看到老乡们发帖说,还是很轻蔑地说,说啥“上海户口有个屁用啊,白送给我也不要”。
这样的帖子,在我的文章视频后边老乡们的跟帖里,就有很多了。但是,就像我很喜欢的孙震老师在《凤还巢》戏文里唱的那样“有爱孙猴的,就有那爱猪八戒”的,反正,形形色色的人都是不同的啊。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视角来看待的,或者说得直白一点,每个人都是从自己的个人利益作为出发点的。
每年的春节前夕,我们小区的住户群里都会发出通知,居委会发布的,也是基本相同内容的惯例了,要小区里的“帮困对象”到居委会去登记,要拿好各种证明材料和凭证收据。至于哪些人属于“帮困对象”,自己按照要求去对照就是了,再说了,也不过是去居委会登记,还会上报层层审核,只有审核通过了,再按照他们制定的帮困登记,给予“春节补助”,好像是1千元到3千元不等。
这样的“春节帮困”补助金,是我们镇发放的,和上海市和浦东新区统一发放的“春节慰问金”不冲突,是各自独立发放的。
这个不是老年补助,这个是“春节帮困补助”,所以不限年龄和性别,但是每次的通知里,都强调了必须是上海本地户籍。我们小区里很多的租房居住的外来人员,要是通知里不注明,他们也都去居委会登记,那样的话,解释工作后续工作还是很费精力的,虽然有依据,但是多少还是会“伤了感情”的。
镇里还会有其它的一些福利和补助,比如“大病补助”,也是不限年龄和性别,但是只限于上海本地户籍。
有些外来人员在我们小区住了好几年,有的外来人员来到上海都有几十年,但是,还是老家的户籍,如果拿到了上海户籍,也可以享受这些福利待遇的了,他们会不渴求上海户口的么?
倒是他们说话也很实在,我们小区里的外来人员就经常说“还是你们上海好”。有个老乡说,在他们老家当地,年满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补助100元。不对,好像是每年。
我经常看到老乡们发帖说,上海的老年人会有很多的补助,很多外地老人也一样生活在上海,也一样在为上海做贡献,就应该一视同仁。这样的帖子我都懒得去截图,我也懒得去回帖。
上海市的,浦东新区的,各个乡镇的地方补贴,当然是要有户口限制的,只给上海本地户籍的。老乡们可以努力奋斗去弄一张上海户口,也可以轻蔑地说“上海户口有个屁用啊,白送给我也不要”。悉听尊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