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的空军一号都还没有交付,拿什么给沙特完成1万亿的军购订单?2025年5月13日,沙特与美国签署了价值14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的史上最大军售协议,涵盖防空导弹、太空技术、陆军现代化等五大领域。
然而,这笔订单的蹊跷之处在于:美国连总统专机“空军一号”都因供应链问题拖延到2029年才能交付,却承诺在特朗普2029年卸任前完成对沙特的军售。更耐人寻味的是,沙特刚在2025年3月与中国签署650亿美元的无人机技术合作协议,转头就向美国送上“天价保护费”,这背后藏着怎样的利益交换?
美国当前军工体系正面临严重危机。波音公司因供应链断裂、技术瓶颈和设计争议,连总统专机“空军一号”都推迟到2029年交付,而沙特订单中却包含大量先进装备,如太空能力建设和信息通信系统升级。
更关键的是,美国军工的核心材料——稀土——高度依赖中国。中国控制全球90%的重稀土产能,F-35战机的发动机涂层、导弹制导系统等均需中国稀土支撑。2025年4月,中国对7种军用级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军工企业直接陷入恐慌。
所以,美国对沙特的军售承诺更像一场“资源置换”。协议中明确提到“太空能力建设”和“信息通信升级”,而沙特近年正试图突破稀土开采技术。2025年3月,美国批准在五角大楼军事基地建设稀土精炼厂,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此时沙特送上1万亿订单,极可能是以军购为筹码,换取美国协助其开发稀土资源——例如沙特沙漠中尚未公开的稀土矿藏,或是通过美国斡旋从第三国获取中国稀土。
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特朗普刚与中国结束关税谈判,双方同意将关税降至战前10%,之所以谈判这么顺利,而且中方态度非常强硬,不排除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的放松,可能是谈判条件之一。沙特此时签单,既为美国军工“输血”,也为自身稀土开发铺路。正如网友调侃:“美国用沙特的美元买中国的稀土,再拿稀土造武器卖给沙特——闭环薅羊毛。”
沙特虽是美国传统盟友,但早已对美式霸权不满。美军远程锁死沙特F-15SA战机的技术后门,拜登政府拒绝向沙特出售F-35,都让沙特意识到“安全不能全靠美国”。而中国提供的红旗-17AE防空导弹、歼-35E隐身战机(价格仅为F-35的60%),以及促成沙特-伊朗和解的外交智慧,正在动摇美国的中东主导权。
美国此次军售暗含多重算计:
对冲中国影响力
:通过军售绑定沙特技术标准,阻止其采购中国歼-35E等装备。
巩固石油美元
:1万亿订单中30%资金用于支付美国顾问费和培训项目,本质是美元回流。
为特朗普2026年大选造势
:军售可创造数万就业岗位,掩盖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冲击。
尽管沙特暂时选择美国,但中国已在中东撕开三大突破口:
无人机市场垄断
:沙特在也门战场被胡塞武装“拖鞋军”暴打后,2024年珠海航展豪掷758亿元采购中国无人机生产线。
隐身战机替代选项
:美国拒售F-35,而中国歼-35E无政治附加条件,性能接近且成本更低。
安全理念革新
:中国提出《中东安全倡议》,以“不站队、促和平”赢得信任,与美国“军售换战争”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沙特1万亿订单看似美国霸权的胜利,实则是传统秩序的挣扎。当美国连总统专机都造不出来时,沙特的天价军购更像一场“赌局”——赌美国能解决稀土危机,赌中国不会全面断供,赌中东不会爆发新战争。而中方要做的,是继续用技术优势和地缘信用打破“武器换主权”的霸权逻辑。正如也门战场上被击落的F-15和爱国者导弹所揭示的:再贵的美国武器,也挡不住时代变革的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