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原创声明:请理性阅读文章,本文图片均源自网络;人名均为化名;旨在传播正能量!

01

1995年,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寒冷的冬天里,五岁的小芳紧紧裹着被子。

她看着躺在床上的父亲,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流。

"爸爸,你别睡了,起来吃点东西吧。"小芳轻轻摇晃着父亲。

可父亲再也没有醒来,村里人说,他是累死的。

为了养活一家三口,父亲白天干农活,晚上还去镇上拉车,终日奔波劳累,最终积劳成疾,撒手人寰。

小芳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她只知道,从此以后,家里只剩下她和妈妈了。

"小芳,你爸爸走了,以后怎么办啊?"隔壁王婶叹着气说。

小芳不知道如何回答,她看向坐在角落里痴傻的母亲孙小丽。

"我叫孙小丽,我叫孙小丽..."母亲只会痴傻的重复这一句话。

自打小芳记事起,母亲就是这个样子,痴痴傻傻的,不会做饭,不会洗衣服。

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都困难。

父亲的葬礼很简单,村里人凑了点钱,给他买了口薄棺材。

看着父亲被埋进黄土,小芳只觉得天都塌了。

"一个痴傻的娘,一个五岁的女娃,这日子可怎么过啊?"村里人议论纷纷。

"要不送去福利院吧?"有人建议道。

"哎,这也不是办法啊,孩子还有个娘呢,就算是痴傻的,也是亲娘啊。"小芳听着大人们的议论,紧紧抓住母亲的手。

虽然母亲不会回应她,但这是她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了。

夜深人静时,小芳独自一人哭得撕心裂肺。

她想爸爸,想有人疼她,想有人照顾她和妈妈。

"爸爸,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小芳抱着父亲的照片,泪水浸湿了枕头。

第二天,村里的李志叔叔来了。

他是父亲的远房表弟,因为二人都是独生子女,所以两人从小感情就好。

"可怜的孩子,以后由叔叔来照顾你和你妈吧。"李志蹲下身,摸了摸小芳的头。

虽然李志明知妻子反对,但他也实在没有别的办法。

小芳抬起泪眼婆娑的脸问:"叔叔,真的吗?"

李志和蔼的说:"当然是真的,收拾一下东西,跟叔叔回家吧。"

小芳点点头,帮着母亲穿好衣服,拾掇了几件破旧的衣物,跟着李志叔叔离开了她生活了五年的家。

李志叔叔的家比小芳家大一些,但也十分简陋。

叔叔的妻子张兰站在门口,见到二人后,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你还真把她们接来了?"张兰皱着眉头问道。

"我不能不管她们,谁还能管?我也是没办法..."李志坚定地说。

"咱家自己都过不好,还要养活一个痴傻的女人和一个娃娃?你是不是疯了?"张兰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贝。

小芳低着头,紧紧拉着母亲的手,心里很害怕。

"行了,别在孩子面前吵。"李志制止了妻子,转身对小芳说,"别怕,叔叔会照顾你们的。"

就这样,小芳和母亲孙小丽开始了寄人篱下的生活。

"你们住这间屋子。"张兰指着一间堆满杂物的小屋说,"记住,不许乱动东西,不许浪费粮食,更不许惹事。"

小芳点点头,帮母亲在角落里铺了床被子。

晚饭时,张兰给小芳和孙小丽各盛了半碗稀粥,里面几乎看不到米粒。

"吃吧,家里就这条件。"张兰冷冷地说。

小芳接过碗,先喂母亲喝了几口,然后自己才小口小口地喝着,生怕一不小心就喝完了。

"看看,多懂事的孩子,比你那不成器的儿子强多了。"李志对妻子说。

"你闭嘴!"张兰怒视着丈夫,"你要是再这么护着他们,小心我回娘家去!"

小芳低着头,不敢出声。

她知道,这个家对她和母亲来说,是一个容身之所,但绝不是家。

02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芳和母亲在李志家的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好。

婶婶张兰的抱怨声成了家里的日常背景音。

"又要多养两张嘴,家里的粮食哪够啊?"每次吃饭,张兰都要念叨几句。

虽然只有五岁,小芳却懂得了察言观色。

每次婶婶抱怨,她就更加小心翼翼,不敢多吃一口饭,不敢多说一句话。



"李志,你当初就不该答应把她们接来。看看她妈,一天到晚傻乎乎的,连话都说不清楚,这不是添乱吗?"张兰坐在院子里,大声抱怨道。

"孩子才五岁,妈妈还痴傻,我不管怎么办?"李志叹了口气说。

"我看你就是心软!日子这么难熬,自己的儿子都吃不饱,还要管别人的闲事!"张兰和李志的争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

小芳躲在角落里,紧紧抱着母亲,生怕婶婶一气之下把她们赶出去。

"妈妈,别怕,我会保护你的。"小芳轻声对母亲说。

虽然李志叔叔尽力照顾她们,但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田里干活。

家里的大小事务都由张兰说了算,而张兰对这对母女的态度可想而知。

"小芳,过来帮忙。"张兰喊道。

尽管年纪小,小芳已经开始帮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扫地、洗碗、喂鸡,只要是婶婶吩咐的,她都尽力去做。

"看看,多勤快的孩子。"村里人见了都夸奖道。

"那是,在我家白吃白喝,不干活怎么行?"张兰骄傲地说,仿佛小芳是她调教出来的。

日子艰难地熬着,每天省吃俭用,一家人勉强维持生计。

一天,村里来了个说书人,村民们都凑在一起听故事。

小芳也想去听,但张兰拦住了她。

"你得在家看着你妈,别让她乱跑。"张兰命令道。

小芳点点头,看着其他孩子欢快地跑向村口,心里充满了羡慕。

"妈妈,你听,外面有人讲故事呢。"小芳坐在母亲身边,轻声说道。

"孙小丽,我叫孙小丽..."母亲依旧重复着这句话。

小芳握住母亲的手,"妈妈,你能听懂我说的话吗?你能好起来吗?"

母亲的眼神依旧空洞,但她的手却轻轻回握了一下小芳的手。

这微弱的回应让小芳心中涌起一丝希望。

晚上,李志回来时带了一些糖果。"这是给小芳的。"他笑着说。

张兰立刻皱起眉头,"你疯了?钱这么紧,还买这些没用的东西?"

"孩子也需要一点甜头,日子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李志坚持道。

"好啊,你现在心疼起她来了?那你儿子呢?你什么时候给他买过糖果?"张兰的声音越来越高。

"行了,别吵了,那就大家一起分。"李志无奈地说。

小芳赶紧摇头,"叔叔,我不要糖,给表哥吃吧。"

张兰冷哼一声,拿走了糖果,塞给了自己的儿子。

夜深人静时,小芳躺在母亲身边,听着母亲均匀的呼吸声。

"妈妈,我想爸爸了。"小芳轻声说,眼泪悄悄滑落,"如果爸爸还在,我们就不用受这些气了。"

但她知道,爸爸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必须坚强,因为除了她,没有人会真心照顾母亲。

03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小芳已经十岁了。

这五年来,她学会了做饭、洗衣服,甚至还学会了照顾农作物。

在李志家里,她成了最勤劳的小帮手。

"小芳,把院子扫干净。"张兰站在门口喊道。

"好的,婶婶。"小芳放下手中的作业,拿起扫帚开始打扫。

虽然已经上小学了,但小芳很少有时间写作业。

每天放学回家,等待她的是一堆家务活。

但她从不抱怨,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和母亲能够继续住在这里的代价。

"这孩子真懂事。"邻居王大妈经常这样夸奖小芳。

"那是,在我家这么多年,我把她教导得很好。"张兰总是这样回答,脸上露出得意的表情。

小芳只是默默低头,不发一言。

她早已学会了不在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小芳,你怎么又把米饭煮糊了?"一天晚上,张兰尝了一口饭,立刻皱起眉头。

"对不起,婶婶,我下次会注意的。"小芳低着头道歉。

"没用的东西!连饭都煮不好,以后怎么嫁人?"张兰厉声斥责。

"别这么说孩子,她才十岁,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李志为小芳辩解道。

"你少说两句!要不是你心软,我家至于过得这么累吗?"张兰怒视着丈夫。

李志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这些年来,为了小芳和孙小丽,他和妻子不知道吵了多少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这对母女。

饭后,小芳像往常一样给母亲喂饭。

"妈妈,张口,慢慢吃。"小芳耐心地哄着母亲。

"孙小丽,我叫孙小丽..."母亲依旧只会说这一句话。

但她现在会配合小芳的喂食,不像以前那样难以照料。

"妈妈,你知道吗?今天老师表扬我了,说我的作文写得好。"小芳轻声对母亲说,脸上露出少有的笑容。

母亲茫然地看着她,没有任何回应。

但小芳已经习惯了这种单方面的对话,至少能让她感觉不那么孤单。

夜里,小芳点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匆匆写完作业。

虽然条件艰苦,但她在学习上从不松懈。

老师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她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带着母亲离开这个地方。

"小芳,快点睡觉,别浪费灯油!"张兰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好的,婶婶,马上就睡。"小芳赶紧吹灭油灯,摸黑钻进被窝。

躺在床上,小芳轻轻抚摸着母亲的头发。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母亲平静的脸上,那空洞的眼神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妈妈,总有一天,我会带你离开这里。我们会有自己的家,不用看别人的脸色生活。"小芳在心里暗暗发誓。

学校里,小芳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

她很少参与同学们的游戏,课间休息时通常一个人在角落看书。

"小芳,你怎么总是一个人啊?"有同学好奇地问。

"我习惯了。"小芳简短地回答,然后继续低头看书。

她不想让同学们知道她的家庭情况,不想被人同情或嘲笑。

在学校里,她可以暂时忘记家里的艰难,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小芳,我看你挺聪明的,为什么不多说话呢?"语文老师关切地问道。

小芳抬起头,轻声回答:"说多了,容易惹麻烦。"

老师叹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孩子,你太懂事了。"

回到家里,小芳又变回那个勤劳的小帮手。

洗衣做饭、照顾母亲,所有的活她都一个人扛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芳在这种环境中慢慢长大,变得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沉默。

04

转眼间,小芳已经二十岁了。

这十五年来,她和母亲一直寄人篱下,靠着李志叔叔的庇护勉强生活。

"小芳,该给你找个婆家了。"一天晚饭后,张兰突然说道。

正在收拾碗筷的小芳手一抖,碗差点掉在地上。

随后惊恐的说道:"婶婶,我还不想嫁人。"

"不想嫁人?你都二十了,再不嫁就嫁不出去了。"张兰不满地说,"再说了,你嫁了人,你妈也有人照顾了,我们家也轻松点。"

小芳看了看坐在角落里的母亲,心里一阵刺痛。

这些年来,母亲的状况并没有好转,依然痴痴傻傻的,只会重复"孙小丽,我叫孙小丽"这一句话。

"婶婶,我想再等等,至少等我有能力照顾妈妈了再说。"小芳低声说。

"等什么等?家里供你读完高中已经不容易了,难道还要供你上大学?"张兰的声音提高了几分贝.

见小芳没回道,张兰继续道:"刘家的儿子不错,做木工的,虽然没什么文化,但能养活一家人。我已经和他妈说好了,下周让他来看看你。"

"我不同意!"小芳难得地提高了声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你不同意?"张兰冷笑一声,"这个家是谁的?这些年谁养活你们母女?你有什么资格不同意?"

"够了!"李志拍桌而起,"小芳还年轻,不急着嫁人。"

"怎么,你还想养她一辈子?"张兰怒视着丈夫。

小芳看着又一次因为她而争吵的叔叔婶婶,心里做出了决定。

当晚,小芳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写了一封感谢信给李志叔叔,然后轻手轻脚地离开了这个住了十五年的家。



她没有带走母亲,因为她知道,现在的她还无法照顾好一个需要特殊照料的人。

但她在信中承诺,等她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住所,一定会回来接母亲。

火车站的夜晚寒冷而嘈杂。

小芳买了一张去省城的票,站在月台上,心里既忐忑又期待。

"爸爸,我要离开这里了,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请你保佑我和妈妈。"小芳望着星空,在心里默默祈祷。

省城的生活比小芳想象的还要艰难。

没有学历,没有经验,她只能从最底层的工作做起。

最初,她在一家餐馆洗碗,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手被热水泡得又红又肿。

晚上,她住在餐馆提供的集体宿舍里,和其他五六个服务员挤在一起。

"小芳,你怎么这么拼命啊?"同宿舍的阿丽好奇地问。

"我得存钱,我妈妈还在老家等我。"小芳简短地回答,继续低头整理自己的东西。

一年后,凭借勤劳和机敏,小芳从洗碗工升为服务员,又过了半年,升为领班。

虽然收入增加不多,但她每个月都坚持存一部分钱,从不乱花一分。

"小芳,今天是我生日,大家一起去唱歌吧。"阿丽热情地邀请道。

"谢谢,我就不去了,我还有事。"小芳婉拒了,她不想浪费钱在这些娱乐活动上。

两年过去,22岁的小芳已经不再是那个怯弱的农村女孩。

她学会了如何在城市里生存,如何保护自己,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终于,在第三年,小芳攒够了钱,在城郊租了一个小小的一室户。

"是时候接妈妈来了。"小芳看着简陋但整洁的小屋,心中充满了期待。

回到村里,小芳发现李志叔叔家门口围了不少人。

"怎么了?"小芳询问一个村民。

"哦,是小芳啊!你回来得正好,你叔叔昨天晚上突发脑溢血,现在在医院里呢。"村民回答道。

小芳心里一惊,赶紧冲进屋内。屋里,母亲孙小丽独自坐在角落,眼神依旧空洞。

"妈妈,我回来了。"小芳跪在母亲面前,紧紧握住母亲的手。

"小丽,我叫小丽..."母亲机械地重复着,但眼中似乎闪过一丝微弱的光芒。

小芳顾不上多想,赶紧收拾了母亲的衣物,准备带她离开。

"你回来干什么?还想祸害我们家吗?"张兰从医院回来,一见小芳就厉声质问。

"婶婶,我是来接妈妈的。谢谢您这些年的照顾,以后我会报答你们的。"小芳坚定地回答。

"接走就接走,早该接走了!要不是因为你们,我家志哥也不会累成这样!"张兰声音哽咽。

小芳低头不语,带着母亲离开了。

临走前,她留下了一半的积蓄,心想,等自己有能力了一定好好感谢叔叔。

就这样,小芳终于带着母亲走上了她独立生活的道路。

虽然生活依然艰难,但至少,她们不用再看别人的脸色,不用再忍受冷嘲热讽。

05

城市的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对小芳来说,照顾母亲的同时还要工作,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老板,我能不能早上晚一小时上班?我需要照顾我妈妈。"小芳小心翼翼地向餐厅老板提出请求。

"不行,咱们以早餐为主,早上是最忙的时候,你不来谁来做?"老板断然拒绝。

小芳无奈,只好请邻居王大妈帮忙照看母亲。

"王大妈,麻烦您了,我下班就回来。"小芳说着,塞给王大妈一百块钱。

"没事,小芳,你妈这情况也怪可怜的。"王大妈叹了口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芳和母亲的生活慢慢稳定下来。

虽然房子小,但收拾得干干净净。

虽然伙食简单,但营养均衡。最重要的是,小芳再也不用担心被人赶出去,这里是她和母亲的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芳发现母亲的状态偶尔会有短暂的清醒。

这种清醒通常只持续几分钟,但对小芳来说,这是莫大的安慰。

"小芳,今天是星期几了?"有一次,母亲突然问道,声音清晰而有力,完全不像平时那个痴傻的样子。

"妈妈,你好了?"小芳激动地抓住母亲的手。

但母亲很快又恢复了茫然的状态,继续重复着"孙小丽,我叫孙小丽"。

小芳带母亲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这可能是精神障碍的暂时缓解,建议继续观察。

"如果配合治疗,病情会有所改善,但也不要抱太大希望。"医生叮嘱道。

小芳点点头,心中燃起了希望。

只要有可能,她愿意等,愿意给母亲最好的照顾。

工作上,小芳因为勤劳和诚实,慢慢得到了老板的信任,收入也有了明显提高。

她开始学习烹饪和管理,希望有一天能开一家自己的小餐馆。

"小芳,你这姑娘真不错,要不考虑一下我儿子?"老板半开玩笑地说。

"谢谢老板,我现在只想照顾好我妈妈。"小芳微笑着婉拒。

其实,小芳心里明白,只要母亲的病情不好转,她可能这辈子都难以拥有正常的爱情和婚姻。

但她并不后悔,母亲给了她生命,她愿意用自己的一生来回报。

一天晚上,小芳下班回家,发现母亲坐在床前,面带微笑。

"妈妈,你怎么了?"小芳疑惑地问。

"小芳,我想起来了,我在广州有别墅。"母亲突然说道,语气清晰而肯定。

小芳惊讶地看着母亲,这是母亲第一次说出如此完整的句子,而且内容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

"妈妈,你说什么?"

"广州,天河区,聚水源别墅区,A-12号。那是我的家。"母亲一字一句地说,然后闭上眼睛,似乎在回忆什么。

小芳赶紧拿出笔记下这个地址,但当她想继续追问时,母亲又回到了茫然的状态。

小芳不知道该不该相信母亲的话。

一个痴傻了十九年的人,突然说自己在广州有别墅,这听起来像是痴人说梦。

但母亲那短暂清醒时的眼神和语气,又让小芳不得不重视这个信息。

第二天,小芳请了半天假,去网吧查询这个地址。

令她惊讶的是,聚水源别墅区确实存在,而且是广州曾经的高档住宅区,一套别墅价值数百万。

"这不可能..."小芳喃喃自语。如果母亲真的有这样的房产,为什么会流落到那个偏远的山村?为什么会嫁给一个贫穷的农民?为什么会变成一个痴傻的人?

这些问题在小芳脑海中盘旋,让她无法安宁。她决定一探究竟。

"王大妈,我要去广州几天,能请您帮忙照顾我妈妈吗?"小芳恳切地请求。

"去广州?你要去那么远干什么?"王大妈诧异地问。

"有些事情需要处理,很重要。"小芳没有多说。

安排好母亲的照顾事宜,小芳踏上了前往广州的列车。

到达广州后,小芳按照地址找到了聚水源别墅区。

站在园区前,她不禁屏住呼吸。这里的每一栋房子都比她见过的任何建筑都要豪华。

"您好,请问您找谁?"保安礼貌地询问。

"我...我找A-12号的主人。"小芳结结巴巴地回答。

经过登记,小芳被允许进入小区。她沿着宽阔的道路,来到A-12号别墅前。

这是一栋三层的白色建筑,门前有一个精心打理的花园,整体散发着低调的奢华。

小芳鼓起勇气,走上前按响了门铃。

等待的时间仿佛被无限延长,小芳的心跳越来越快。

终于,门开了,走出一个衣着体面的中年男子。

当小芳看清这个人的面容时,她突然怔在了原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