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式养生饮品市场持续升温,众多品牌纷纷入局抢占份额。作为山楂果汁赛道的头部品牌,山楂树下近期推出“山楂草本植物饮”系列新品,试图以“0蔗糖、0香精、0脂肪”的健康标签切入养生水市场。这一动作背后,既有其突破单一品类困境的野心,也暗含市场激烈竞争下的焦虑。

跨界养生水: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山楂树下此次推出的“山楂草本植物饮”系列,以山楂为核心原料,搭配乌梅、陈皮、贡菊、玫瑰、荷叶、芦根等草本植物,形成“轻享生活”“和颜悦色”“消然自在”三条细分产品线。根据官方旗舰店信息,该系列每箱售价65.55元,包含12瓶500ml装产品,主打“解腻”“提神”等场景需求。


在宣传策略上,山楂树下通过社交平台强调产品的“草本轻养”属性,并暗示其具有“解乏”“助消化”等功能。例如,官方账号将产品描述为“山楂的热情,陈皮的温润,玫瑰的芬芳,荷叶的清爽,让草本香气自然释放……”。部分消费者反馈称,“看名字就感觉对胃友好”,但也有用户对实际功效持观望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指出,山楂树下的新品虽强调配料表“干净”,但加入中药成分并宣传养生功能需谨慎。他认为,产品是否真正具备功能性仍需科学验证,品牌若过度营销恐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

稳坐山楂饮品龙头,销量连续六年第一

自2010年借电影《山楂树之恋》热度推出首款山楂果汁以来,冠芳集团旗下的山楂树下凭借“鲜、浓、不添加”的定位迅速崛起。2018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2023年迈入25亿元大关。今年1月,尚普咨询为其颁发“山楂饮品连续6年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证明书,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

山楂树下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早期绑定电影IP的情怀营销,另一方面则源于精准切入餐饮和礼品两大场景。例如,其大容量包装适配家庭聚餐场景,而礼盒装产品则成为节庆消费的热门选择。不过,随着消费需求多元化,品牌长期依赖单一品类的问题逐渐显现。2023年消博会上,山楂树下首次尝试推出山楂草本植物饮料,被外界视为打破增长瓶颈的关键举措。

功能性质疑与市场竞争双重夹击

尽管山楂树下试图通过新品拓展市场,但养生水赛道早已巨头林立。元气森林“好自在”红豆薏米水、康师傅枸杞菊花茶、统一天空大麦饮等产品已抢占先机。相比之下,山楂树下的草本植物饮入场时间较晚,且面临产品同质化挑战。

更大的隐患来自功能性宣传的合规风险。目前,山楂树下仅强调产品“不添加香精、色素、防腐剂”,但未提供权威机构对养生功效的认证。詹军豪认为,“配料表含中药成分”与“具备养生功能”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若品牌未能明确区分产品属性,可能引发监管关注。此外,消费者对健康饮品的认知日趋理性,仅靠营销话术难以建立长期忠诚度。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营销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