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东海半边山风和日丽,浪涛轻拍着巍然的131南京舰, “她”将迎来一群特殊的访客——210名平均年龄63岁的131舰退役舰员,带着对战友与战舰的思念,携着家眷从全国各地而来,奔赴这场跨越了半个世纪的“归队”约定。这也是自2012年该舰正式退役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老兵重聚。
千里奔赴只为触摸青春的温度
上午10时许,老兵们头戴统一纪念帽,胸前嘉宾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当“南京舰”的舷号映入眼帘时,所有人都忍不住举起手机拍照留念。登舰后,这些阔别数十载的老兵们轻抚舰体锈迹斑斑的铆钉,踩着曾踏过千万次的铁梯,在甲板上重逢时,一双双布满皱纹的眼睛突如少年般明亮。
锈迹斑斑处皆是青春印记
“这扶手比当年更亮了!”有人刚触到舱室扶梯便发出感慨。顺着他的手指望去,陡峭的铁梯扶手处果然泛着金属特有的温润光泽。老战友们相视而笑——当年为应对紧急战备,嫌走台阶太慢,大家都顺着扶手一滑而下。“扶手就是被我们几百号人的裤管生生磨亮的”。话音未落,在仅十平方的狭小伙房门口又传来一阵笑声,有人比划着回忆:“131舰在役时最高容纳过350人,开饭时甲板蹲满人,有时候海风卷着浪往饭盆里钻。现在回想,那会大家伙一起蹲着吃饭的场景真是难忘!” “我们那会在舰上淡水资源紧张,经常接雨水洗澡。有次突降暴雨,全舰光着膀子冲出来了,大家一起冲雨淋浴的场景,我也是至今难忘啊。”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讲不完的故事,忘不了的青春回忆……
象山赤子守护钢铁战友
“这艘舰是我们共同的孩子。”南京舰自抛锚象山东门码头以来,象山籍老兵陈国君便成了南京舰和战友们连接的桥梁。“先前我根本找不到方向,无数次的托人想给131舰寻找归属之处。直至宁波半边山投资有限公司接管才算定数。”陈国君感叹道。从看着军舰开始装饰油漆到24年8月舰艇离泊至半边山度假区,战友们牵挂的心总算落地了。陈国君见到度假区相关运营负责人的第一句话就是:“谢谢!你们为131舰做了一桩功德无量的事情!”
跨越半世纪的历史闭环
当天,在驾驶舱内重现了历史性一幕:81岁的131舰首任副舰长管书堂,如同50年前一样坐在高椅上眺望海面,与站在一旁挺直腰板的常青山(75岁 原后主炮班长)一同复刻航船指令。这一幕仿佛重回数十年前的航海现场,恍惚间也看见了那个目光如炬的年轻指挥官。
管老舰长的侄女管恒敏举起手机记录:“我11岁就曾上舰参观过,当叔叔开始指挥航行指令‘070,左满舵,90度’时我还经常在一旁抢着说‘满舵左’,那会我也听过很多舰上的趣事,如今50年过去了,这次很荣幸能跟随叔叔参加131舰的老战友们重登舰艇活动,感觉我也重归回家了。”
正当一行人准备离舰时,一场意外相遇更添温度。上海中华造船厂原厂长张希平及亲友也正巧登舰参观偶遇了管舰长。131南京舰是我国第一代自行设计建造的051型导弹驱逐舰,也是中华造船厂建造的第一艘导弹驱逐舰。张先生作为131舰诞生的见证者,当天也是特意从上海驱车赶来,没想到也遇上了军舰的第一任副舰长。两位老人惺惺相惜,双手紧紧交握,掌纹间重叠着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深蓝的壮阔征程。活动筹备组成员陈龙小感慨道:“造舰者、驾舰者、护舰者今日同框,军民一家亲,这真是跨越半世纪的历史闭环。”
阅读更多:
来源:东海半边山旅游度假区
一审:应霞艳
二审:方子龙
三审:赵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