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刚结束,特朗普就带着“善意”和“友爱”去访问中东了。暂定的行程是沙特、卡塔尔、阿联酋。
中东各国如临大敌,阿不,是箪食壶浆……似乎也不合适,总之,他们非常“欢迎”特朗普。特朗普之前就说了,沙特同意拿出上万亿美元,对美国公司进行投资。卡特尔王室近日更是表示,计划把一架价值4亿美元的豪华版客机改装后送给特朗普。阿联酋也在与美国谈武器上的“大生意”。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明白了,我们的“川皇”,这趟大概率是要去中东敲竹杠的。
在日内瓦会谈结束后,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缓和迹象,但问题是可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国内经济困局并没有解决,他只是解决了挑起关税战导致的负面影响而已。美国现在仍旧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和民生形势。2025年一季度GDP环比折年率下降0.3%,失业率攀升至4.2%,近900万美国人不得不打多份工维持生计。
所以,特朗普在中国身上没有捞到好处,接下来就必须要想其他办法,从别的国家捞钱。欧盟是一条路,另一方面就是去中东收割稻草。目前沙特已经承诺了6000亿美元投资、卡塔尔150亿美元增资计划,阿联酋1.4万亿美元十年投资。这些就是特朗普的救命稻草。
尤其是2026年中期选举近在眼前,特朗普急需兑现“创造就业”的承诺。
当然,仅仅是投资承诺还不够,这个只能解决远虑,解决不了近忧。所以她还带了波音、通用电气等企业高管一同前往中东,很明显是冲着价值142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和100架客机订单去的,因为这些订单能带来20万个“纸面工作岗位”。
虽然特朗普把这次中东之行吹得天花乱坠,号称要签署“改变历史”的协议,但这些交易到底能不能落地,充满了问号。沙特主权财富基金总规模才9250亿美元,1万亿美元投资承诺都超过了其全部资产;卡塔尔3000亿美元投资计划里,波音客机订单实际价值只占6.7%,大多都是“意向性协议”,水分太大。
美国想通过军售构建反伊朗联盟,结果价值350亿美元的“萨德”反导系统部署沙特,刺激得伊朗加速铀浓缩至60%,还因为绕过以色列访问,导致保守派选民支持率下滑3个百分点。而且,美国要求沙特增产石油抑制通胀,和沙特“2030愿景”的减产保价政策完全冲突,再加上中国在沙特光伏电站、稀土开发等领域240亿美元的投资,美国在中东的传统影响力正在被不断削弱。
就算特朗普在中东的所有协议都能兑现,也解决不了美国经济的根本问题。通用电气拿到142亿美元燃气轮机订单,可关键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进口,关税成本压缩得利润率只剩4.2%,制造业回流就是个幻象。
1万亿美元中东投资里,78%会以美债形式存在,美联储加息又让债务利息支出占财政收入的19%,债务黑洞越来越大。OpenAI与阿联酋的AI合作得用中国台湾地区芯片,美国对先进制程芯片的依赖度依然高达67%,数字经济也十分脆弱。
特朗普的中东“敲竹杠”,不过是为了转嫁危机、换取短期政治资本的手段,用军火订单掩盖产业空心化的问题。但这种建立在债务扩张和地缘冒险上的策略,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中美缓和带来的战略喘息期,反而更突显了美国进行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性,光靠“敲竹杠”,根本填不平产业凋零的大坑。
国际观察|特朗普中东行有何盘算——2025-05-1221:27新华社新闻
特朗普访问中东,此行瞄准的是啥——2025-05-1318:41上观新闻
6000亿美元!美国沙特签协议——2025-05-1409:43参考消息
特朗普访问卡塔尔聚焦多个重点议题——2025-05-1408:30中央新闻